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从“效率”以及“公平”的双重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所得税作为调配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之一,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而且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数据统计分析,以期从中比较分析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中存在的漏洞及不足。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效率”角度讲,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以及税率累进性的设置对劳动力供给有重要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特别是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以及消费产生的效应间接的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公平”角度讲,个人所得税“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与GDP的发展现状,对两者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弹性分析,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与GDP都处于高增长状态,但是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较低严重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职能的发挥;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与消费的调节作用在2000年及2007年得到有效地体现,但在劳动供给方面的效应缺失同样十分明显;我国基尼系数的逐年增长,远远超出0.4的警戒值,本应做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个人所得税由于税制设计的不合理,对社会贫富差距起到的却是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个人所得税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在微观及宏观层面发展现状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当增加个人所得税比重对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存在缺陷,有深化改革的必要;个人所得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结论,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个人所得税改革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对税制体系进行适当改革,增加个人所得税,提高其占GDP的比重。个人所得税比重过低造成职能缺失,当前的税制体系严重阻碍了个税的发展。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分类制课税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另外,改革的重点不应放在对起征点的提高上面,而应在调节税率上面,提高税率的累进性。加强税源控制,防止税源流失。增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通过个人所得税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出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关的对策建议,对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效率”及“公平”都有积极地影响,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同样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