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客观地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就诊的肺癌术后抑郁状态(正虚肝郁证)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对照组予舒肝养心扶正法,分别治疗3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SDS)、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中医症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指标,评价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的疗效。结果:1.HAMD:(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睡眠障碍因子积分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HAMD量表显示治疗组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体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DS:(1)治疗组治疗后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SDS量表显示治疗组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ACT-L:(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积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积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FACT-L量表显示治疗组总积分、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领域积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积分(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改善15例,部分改善15例,无改善2例,加重0例;对照组显著改善4例,部分改善24例,无改善4例,加重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五心烦热症状负秩和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自汗盗汗、失眠症状负秩和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中医临床症侯积分基线情况均衡,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气短、胸闷、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症状总秩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淋巴细胞亚群(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4~+/CD8~+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治疗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均衡(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升高显著(P<0.05),对照组较治疗组CD8~+降低显著(P<0.05)。结论:1.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加以正念干预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症状。2.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正念干预疗效更优。3.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加以正念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咳痰、气短、胸闷、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症状。4.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加以正念干预能够上调患者CD3~+、CD4~+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