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仡佬族传统体育在贵州仡佬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中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道真县民族中学、务川县民族中学、石阡县民族中学、关岭县民族中学、平坝县十字乡民族中学和羊昌乡民族中学师生为调查对象,对仡佬族传统体育在贵州仡佬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中学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其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仡佬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中学开展仡佬族传统体育较少,体育教师年龄、教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青年体育教师偏多,体育教师专业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如篮球、田径等,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2、通过访谈了解到道真县、务川县、石阡县、关岭县民族中学体育课程中设置了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平坝县十字乡民族中学和羊昌乡民族中学体育课程中未设置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教学中只占24%教师经常涉及仡佬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教学;在调查的六所民族中学中占50%缺乏可供参考的仡佬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体育场地、器材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3、在调查的六所民族中学中,占67%的民族中学建立了仡佬族传统体育训练队(即道真县、务川县、石阡县、关岭县的民族中学);务川县民族中学既开展了田径运动会,又开展了民族运动会;4、学生对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浓厚,占77%的学生喜欢仡佬族传统体育;学生喜欢的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高脚竹竿舞占50.7%,打篾鸡蛋占33.6%;学生对于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够;占61.4%的学生未参与过仡佬族传统体育,占38.6%的学生参与时间较少;学生参与动机明确,其目的都是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增进感情、丰富业余生活等;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器材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持不满意的态度。5、体育教师对仡佬族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和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的了解不够,了解途径单一,占60%的教师是在公开课或优质课中所了解,但对其作用、授课态度、是否开设仡佬族传统体育持肯定态度;占32%的学校领导重视仡佬族传统体育。6、通过访谈了解到民族中学资金不足,虽然政府对民族地区有一定的扶持,但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发展仍受到资金缺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