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保险行业飞速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社会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认可。保险所具备的经济补偿特点,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积极作用,一旦投保人发生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损失,便能获得保险公司给与的相应经济赔偿以及补偿。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的帮助下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经营或生活,从另一个方面保障了国内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秩序稳定。对保险欺诈风险管理的研究意义在于有助于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行保障。然而,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保险欺诈现象环生,严重扰乱了保险行业的正常发展,致使保险行业的社会地位和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保险欺诈现象日益增多,对国家、民众以及行业的危害也日益显现,然而,保险公司受行业环境、人员素质以及行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应对保险欺诈风险时缺乏相关的应对策略和制度,因此,一套完整和行之有效的保险欺诈风险管控机制是目前的保险行业迫切需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下,全文围绕着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尝试着通过对ZY公司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从而引申出该公司在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即:1.缺少规范性的保险欺诈风险识别体系,过分依赖外部机构力量的协助,公司内部对保险欺诈风险点没有系统的总结;2.公司内部无任何保险欺诈风险预警机制;3.公司内部管控措施较弱,导致面对保险欺诈风险无计可施;4.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缺乏保险欺诈风险管理的监督;5.整个保险行业缺少针对保险欺诈风险管理的合作。紧接着,进一步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即:1.管理层不够重视,公司没有针对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出台专门的政策;2.技术手段落后,众所周知,引进新的系统或者开发新的平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3.缺少外界部门合作,就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来看,客户的信息对于每家保险公司来说,都被称为商业机密,很难会有一家保险公司因为客户涉嫌保险欺诈,就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其它保险公司,这无疑是将自己的客户资源拱手相让;4.我国目前的大环境下,保险行业虽然与医疗行业、公安机关联系密切,但合作却是不多,还没有做到互联互通的地步,以至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证据无法从这些机构处取得。最后,再针对ZY公司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基础提出改善对策,即:1.建立保险欺诈风险识别体系,也就是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风险识别,归纳总结了保险欺诈案件常见的共性特点,对全辖理赔工作人员做培训计划,以此来实现短时间内业务能力的高质量提升;2.建立完善的保险欺诈风险信息预警体系,就是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风险估测评价,主要是以前台和后台部门建立,做到首尾呼应,循环渐进,设计出一套无需额外人力、资金投入的预警体系;3.加强内部管控措施,优化风险对策,指的是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风险对策,主要对前台承保部门与后台理赔部门在合规上提出加强对策,针对问题多发的操作环节,做出了具体的做法建议;4.完善组织架构,实现风险监督,对应的是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风险监督,消除一个部门独自为战的窘境,成立保险欺诈风险管理专项工作委员会,来直接对疑似或确认的保险欺诈案例做统一工作部署和决策,由其统一协调工作开展,速度且高效的开展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5.保险欺诈风险管理保障措施,这里基于博弈论的污染博弈、道德博弈理论对保险市场分析,提出改善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工作僵局的建议,也对外界部门的合作建议畅想。本文从保险欺诈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案例公司具体保险欺诈案例从可操作性、简便性等贴近实战的角度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险欺诈风险管理对策,十分有助于保险行业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