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型阶段,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融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当前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资金供给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农户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受到抑制,难以把握住转瞬即逝的生产投资机会,不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研究农户融资约束问题,破解农户融资难题,提高农户信贷的可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基于对湖南省31个乡镇、57个村的农户融资行为的调查。首先,从融资渠道、融资规模、融资用途、融资期限和融资成本五个方面对当前农户融资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正规金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贷款程序等方面与农户信贷需求不相适应,而农信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农户贷款的隐性成本较高,导致农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融资约束,很多时候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是一种被动选择。随后,综合考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情况,通过设计周密的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对农户融资约束进行了识别和度量。经过识别,265户样本农户中,有37户受到需求型融资约束,其中31户农户受到交易成本约束,6户农户受到信贷风险约束;有29户农户受到供给型融资约束。总共受到融资约束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24.90%。然后,本文探析了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家庭耐用资产价值、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社会关系、农户对农村金融机构扶持农业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这六个因素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较为显著。随后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运行环境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农户自身特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