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PRA平台的地震风险多标准评价:模拟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地震的频发和大震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越来越受到关注,地震风险评估的理念也逐渐得到大家的共识。地震风险评估包含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可能受地震影响的易损性(physicalvulnerability and human vulnerability),及暴露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建成环境与社会经济特性。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并非在执行灾害援救工作,而是以其评估成果,作为后续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以使灾害管理的决策与工作推动更有效率。故地震风险评估,需视灾害援救政策目的,考虑应评估项目与合适的评估方法。本文的评估项目为我国四川地区。四川,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方,是一个大震光顾的地方,是我国除台湾、西藏、新疆、云南之外地震最频繁,震灾最严重的地方。据中国地震台网记录,从197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四川省内超过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129次,其中更有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8.0级大地震。汶川发生8.0级地震以后,四川地区中小地震的发生相当频繁,且于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因此四川属于地震高危区,有必要研究其地震风险。地震风险评估通常被认为是复杂的、困难的。基于风险理论,本文拟采用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多标准评价法,将地震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损失评估、风险评估。基于World Bank资助开发的CAPRA(Central American Probability Risk Assessment)平台,应用CRISIS2007模块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应用ERN-VULNERABILITY模块进行易损性分析,应用CAPRA-GIS模块进行损失分析。得到对应于每一种震害工况的风险指标后,根据Guillermo Escobar Castro, Darwin Javier Ortiz等人提出的多标准风险评估的概念框架,按照每一风险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整合,得到四川各区域的综合风险指数RT。本文评估的结果包括:四川各区域的危险性情况,不同类型的结构所对应的易损性,各区域年平均损失,对应于不同回归期地震的可能最大损失,各区域的地震风险大小。此外,本文介绍和比较了易损性分析的不同方法,包括解析法中的基于CAPRA平台的易损性分析法,HAZUS分析法及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分析法)和经验法。最后,进行了减轻地震损失的费用—利益分析,获得最优设防烈度。本文搜索了大量数据,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结论,对于四川各地的房屋选址、结构抗震设计、风险规避、城市风险管理策略、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正>1引言早在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飞船就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接下来又有5艘飞船成功登月。这些载人登月活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已被归纳为"10大科学发现"。但今天看来,
山区村落与平原村落由于其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村庄形态上的差异。本文结合自己所作的地处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区村庄规划实践,从村庄外部环境、内部空间结构、道路、民居建
<正>语篇研究的重要性最早在英国得到关注。Halliday的Cohesion in English和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两部书为语篇研究提供了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系统功能
分析了当前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增加关注的一些方面。
<正>湖北竹山县农民吴少兵到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打工,不幸遇车祸工亡。妻子袁修凤向当地公安局报案,公安局要她找法院;县法院要她找信访办;县信访办要她找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阿魏酸酯酶可以水解植物细胞壁中由阿魏酸、p-香豆酸及二聚阿魏酸等酚酸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形成的酯键,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同时可以释放出阿魏酸、p-香豆酸等抗氧化物质,在
<正> 音乐学这个行当,大概总是冷背的。但我国的这一领域,已由四十余年前的不绝如绪,发展到而今的队伍可观,分支众多,成果累累,虽还是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目的:对益气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VEF(射血分数)及E/A(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影响予以简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
电影《飞行家》聚焦20世纪风靡美国航空工程师、企业家兼电影导演的霍华德·休斯,围绕他青年时期的事业高峰而展开故事叙述,这部影片是由真实的人物经历改编而来的传记性质的
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用新世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