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复句习得中,条件复句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是常见的类型,属于高使用频率的语言点,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经过文献检索,作者发现针对条件复句偏误分析的很少,专门针对韩国学生偏误分析的深入研究则更少之又少。本文主要针对中、高级的韩国留学生,对韩国学生的条件复句偏误进行分析,研究母语对韩国学生汉语条件复句习得的影响,在汉语习得中,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条件复句时存在着较多的偏误,而这些偏误有的呈现规律性,有的没有规律。本文尝试着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偏误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帮助学生少“走弯路”,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条件复句,从而提高韩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本文统计分析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并辅以调查问卷,了解到学习者条件复句习得的现状,并对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习得汉语条件复句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总结归纳了韩国学生汉语条件复句偏误类型,通过中韩条件复句特点对比,研究母语对偏误的影响。同时,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整理了韩国学生条件复句偏误分布情况,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对外汉语条件复句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和教学意见。汉韩条件复句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当然也存在着区别,这种同中有异的特点使得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条件复句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外国学生习得汉语条件复句的偏误,其中语法方面发生的偏误最多,这些偏误可以分为遗漏、误代、误加和错序四大类,而在这些偏误中,遗漏的偏误率是最高的,其次是误代、误加和错序。母语对韩国学生汉语条件复句习得的影响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在母语对汉语条件复句习得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汉韩条件复句的主语、语序、停顿、虚拟性和条件性等方面内容相似,产生了正迁移;负迁移表现在母语对汉语条件复句习得的干扰作用,特别是汉韩条件复句的相似又不同的特点,使得韩国学生认知混淆,产生错误。在汉语条件复句教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易到难,对于那些发生“化石化”的难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利用情景和转化法,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深层次的汉语条件复句,对于学生的回避策略,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要加强输出的频率,采用有重点的重复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另外,学生要自己不断地及时归纳总结,不同于韩语条件复句的汉语条件复句有哪些特点,正确把握汉语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义,同时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结合习题,多加以练习,培养语感,不断进行操练,对自己的偏误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汉语条件复句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