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探讨神经肌肉阻滞剂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药效学特点,来评估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的麻醉风险,并提出一些意见,为临床麻醉提供一些研究资料,以供参考。选择合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脑外科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非糖尿病组(N组)两组每组20例,ASA:II~III级。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的患者的基础生命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依次注入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3~5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平稳后定标T1给予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 (3ED95)。麻醉维持根据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应用丙泊酚4~8mg/kg·h和瑞芬太尼0.1~0.3μg/kg·min调整泵入,单次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保持麻醉深度和肌松强度,使生命体征平稳。观察判断插管满意度,监测并记录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各项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各项基础生命体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插管满意度优良率为100%;肌松效应方面,糖尿病组患者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有效时间、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随比对照组稍有延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得出结论如下:1、两组数据比较,顺式阿曲库铵在糖尿病组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病人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存在,在临床麻醉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时,应重视糖尿病病人的神经系统的改变,适当延长插管前辅助通气等待药物起效的时间,观察并注意药物的延时效应,并把合并糖尿病的因素考虑进麻醉管理之中。2、两组数据中,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糖尿病组的肌松有效时间、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相比对照组都有一定程度延长。表明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及各种慢性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围术期肌松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顺式阿曲库铵一旦自然恢复,其恢复时效与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关系不大。3、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应用3ED95的顺式阿曲库铵后,在肌松监测的背景下,当Cis起效后都能够得到很满意的插管效果。说明3ED95的顺式阿曲库铵的诱导剂量可靠,并且糖尿病病人对Cis药物起效后的插管效果并无影响。另外肌松监测可以很好的、很客观的判断肌肉松弛的程度及顺利插管的时间,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