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泽泻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目的:完善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泽泻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对比及DNA条形码鉴定等的研究情况,对泽泻来源项进行修订;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泽泻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及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硅胶GF254板为薄层板,以二氯甲烷-甲醇(15:1)为展开剂,建立了以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UPLC法,对37批泽泻药材与30批泽泻饮片进行测定,分别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8个萜类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23-乙酰泽泻醇B和23-乙酰泽泻醇C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08 nm和246 nm波长下分别进行测定。结果:修订本品来源为泽泻科植物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或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的干燥块茎;修订薄层鉴别项,建立以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及泽泻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修订盐泽泻饮片的浸出物为不得少于9.0%;修订含量测定项,按干燥品计算,含23-乙酰泽泻醇B(C32H50O5)和23-乙酰泽泻醇C(C32H48O6)的总量不得少于0.10%,饮片同药材。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泽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但成分的数目和种类基本一致。结论:建立了泽泻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重复性,可用于泽泻药材与饮片的质量控制。建立的特征图谱可阐明泽泻的产地差异及其成分特征。建议《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泽泻的【来源】、【鉴别】(薄层)、【浸出物】(盐泽泻)、【含量测定】项进行相应的修订。第二部分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目的:收集吴茱萸汤组方各药材并对质量进行评价,为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用药材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查阅文献、调研吴茱萸汤各单味药的主要产地,收集多批次吴茱萸、人参、生姜和大枣药材,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4味药的质量标准,进行测定。结果:从各基地共收集18批吴茱萸、15批人参、30批生姜和7批大枣。经含量测定、水分检查等测定,收集到的吴茱萸、人参、生姜药材符合标准的批次均≧15批。结论:吴茱萸汤组方药材的质量分析,是吴茱萸汤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物质基准研究的前提,本研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