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统计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游泳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目前山西高校体育院系游泳课的开设现状、师资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进行了综合性研究与分析。通过这些资料的研究,明确高校体育院系游泳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终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高校体育院系游泳课程开展普及度不高。具有体育院系的本科高校有13所,其中5所高校的游泳课程安排合理,开展顺利;3所院校由于暂时没有游泳场馆导致游泳课程开设情况不是很稳定;另外5所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游泳课程,但是都在积极筹备和游泳场馆建设规划中。(2)山西高校体育院系游泳课程教师队伍年龄分布合理,年轻教师在游泳裁判知识和游泳教学培训能力方面具有较高能力。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在工作过程中积极进取,具有活力。但是游泳教师有一部分是体操、田径等专业教师转过来的或者是兼代游泳课,所以整体科研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山西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对游泳课的兴趣非常浓厚,学生对于学习游泳课程的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认真,游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但是由于受到场地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游泳技术和游泳知识的掌握程度整体上仍不容乐观,缺乏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山西高校体育院系游泳课程的场地设施发展不均衡,在山西省具有体育院系的13所本科高校中只有5所高校具有室内游泳馆,而且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对于山西省的所有高校来说,游泳场地设施缺乏,致使很多高校不能正常开展游泳课教学。但是从开展游泳教学的高校来看,其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的游泳场馆设施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体育院系的教学要求。(5)从开设游泳教学的山西高校体育院系来看,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形式多元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时数也符合国家的要求。但是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仅仅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和重视,不符合体育教学中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对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合理利用有所欠缺。同时,就以上情况提出具体对策:加大硬件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注重教学实践;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