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有机酸对微生物植酸酶降解饲料植酸磷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体重35kg±1.5kg的杜长大(DLY)杂交去势生长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四期实施,每期7d(3d预饲期,4d收粪期),结合体外消化实验,研究了微生物植酸酶及其分别与酸梅粉和柠檬酸组合对降解玉米-豆粕-米糠型饲粮中植酸磷和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4个处理日粮如下:1)基础日粮组(NC),有效磷缺乏,其他养分满足NRC(1998);2)NC+500U/kg植酸酶;3)NC+MP+1.5%酸梅粉;4)NC+MP+1.5%柠檬酸。结果显示:1.体外实验表明,微生物植酸酶极显著提高植酸磷降解率(31.73%对81.95%,P<0.01)。微生物植酸酶结合酸梅粉或柠檬酸使用,植酸磷降解率分别进一步极显著提高到92.77%和87.45%。酸梅粉对微生物植酸酶的增效作用显著强于人工合成的柠檬酸。2.猪的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植酸酶成倍提高植酸磷表观消化率(36.58%对76.26%,P<0.01)。酸梅粉或柠檬酸有进一步提高植酸磷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植酸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到89%和82%以上,分别相当于饲粮中的有效磷含量比不用植酸酶提高了0.19和0.17个百分点。酸梅粉和植酸酶在降解饲料植酸磷上存在加性效应,且酸梅粉对植酸酶降解植酸磷的增效作用强于柠檬酸(8.67%,P>0.05)。3.微生物植酸酶显著提高钙(35.20%对50.85%)和磷(29.84%对44.81%)的表观消化率。微生物植酸酶与酸梅粉或柠檬酸联合使用,钙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到64%、59%和61%、50%以上。酸梅粉和微生物植酸酶在提高钙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率上具有加性效应,比单独使用植酸酶多释放了0.07个百分点的可消化磷。4.微生物植酸酶单独添加不显著影响粗蛋白的利用,结合酸梅粉使用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沉积率,分别提高了4.14%和14.02%。5.微生物植酸酶提高了铁、铜、锰和锌(28.39%,P<0.05)的表观消化率。植酸酶与酸梅粉联用显著提高铁表观消化率(34%,P<0.05),极显著提高锌表观消化率(65%,P<0.01)。微生物植酸酶与柠檬酸联用显著提高锌的表观消化率(58%,P<0.05),不影响铁的表观消化率。6.微生物植酸酶极显著(P<0.01)降低粪中植酸磷、钙、磷和蛋白的百分含量。酸梅粉能进一步显著(P<0.05)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而柠檬酸仅有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的趋势(P>0.05)。酸梅粉对植酸酶降低粪磷百分含量的增效作用强于化工合成柠檬酸(17.5%,P<0.05)。7.微生物植酸酶降低猪粪中水溶性无机磷(WSP)(0.60%对0.47%,P<0.05)。微生物结合酸梅粉使用使粪中WSP含量极显著降低到0.38%(P<0.01)。综上所述,微生物植酸酶能显著提高日粮植酸磷的降解。在此基础上,酸梅粉和柠檬酸都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植酸酶对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促进钙磷等其他养分的消化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酸梅粉与微生物植酸酶联合使用具有加性效应。同时,天然来源的有机复合酸酸梅粉对微生物植酸酶的增效作用优于化学合成柠檬酸。
其他文献
个人理财是针对个人和家庭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和个人财富的长期积累以及金融市场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
为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全市金融、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根据山东省公安厅部署,青岛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涉众型案件“双零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下,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