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只能在实行固定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吸引资本流入三者中选择两个,而不能同时达到三者的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资本流入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内外压力,稳定汇率的目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面临着严重的冲突,政策目标上的冲突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随着基础货币投放内生性的增强而减弱。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冲销干预措施。
冲销干预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对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表明冲销干预具有一贯和可预测的效果”,央行的冲销干预政策是不成功的。本文利用VAR模型和央行反应函数,推导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以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主的冲销干预是有效的,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由于冲销操作自身的局限性及其不可持续性,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还易积蕴金融风险,酿致恶性后果。最后,本文提出改革外汇冲销干预、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政策建议与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