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工业多高层建筑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体系。近年来,在多次地震中,大量RC框架结构遭到破坏甚至倒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遍出现“强梁弱柱”的屈服模式,并没有有效地实现规范中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型屈服机制。因此,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自身参数的随机性和所遭受的地震作用过程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考虑两者的非线性关系,对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弯矩增大系数的RC框架模型进行随机IDA分析和易损性分析。讨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达到不同抗震性能水准的影响。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未能有效实现规范期望的“强柱弱梁”屈服耗能机制的现象,本文从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阐述了基于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方法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确定本文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的16条地震动记录,选用a 1S(T,5%)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θmax作为结构损伤指标,确定各性能水平的合理的极限状态。其次介绍了应用Perform-3D建立RC平面框架结构有限元建模的理论以及建立模型时设计的问题等。(2)从截面弯矩-曲率的角度分析,讨论楼板对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确定受拉区有效翼缘宽度的合适取值,进而以整个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讨论建议的楼板有效翼缘宽度取值模拟楼板的作用,建立不同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的考虑楼板和不考虑楼板的框架结构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上述两类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通过分析结构罕遇地震下的顶点侧移、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分布,讨论有无楼板影响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3)建立6层RC平面框架结构模型,以此为例,详细说明了基于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全过程,最后对13榀RC平面框架结构进行基于IDA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提出合理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RC框架结构基于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分析结果指出:在进行RC框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一定“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楼板对梁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同时,考虑提高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有利于实现理想的“强柱弱梁”屈服耗能机制,并提高框架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大量实际的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资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罗家大石包滑坡的复活变形机理、目前整体稳定性状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四川绵阳凯瑞特科技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处,目前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将平台梁与框架柱浇注在一起,这种做法通常会在该处产生短柱。在地震作用时,短
学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结构类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威胁结构的安全稳定。所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
动力荷载对散体材料的结构性破坏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学、力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新兴的前沿课题之一,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基础科学意义。本文作者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由于良好的使用功能而逐渐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在偶然荷载作用下抗倒塌性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底层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固化前期,水泥水化反应将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的产生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复杂的温度场,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易导致结构非荷载性开裂,从而破坏混凝土的整体
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非常广泛,遍及建筑、桥梁、市政、交通、水工、河港、矿业、地下、机场等各个领域。混凝土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经济性、耐久性、防火能力强等,但混凝土材料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将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因为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
盐渍土是一种含盐量较高的特殊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烈的侵蚀性。盐渍土侵蚀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耦合后大大加速了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破坏,危及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缩短了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