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麻醉恢复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拟于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3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BMI19~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组(D组,n=32)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R组,n=31)。在麻醉诱导结束后,D组和R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ug/kg或瑞芬太尼0.1ug/kg,静脉输注10min后D组右美托昧啶输注速率为0.3ug·kg-1·h-1,R组瑞芬太尼为0.2ug·kg-1·min-1,两组持续静脉输注至术毕。两组术中均采用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按需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使BIS值维持在40~50之间。记录入室后(T0),开始给药时(T1)、给药后5min(T2)、10min(T3)、30min(T4),手术结束时(T5),气管拔管时(T6)及拔管后5min(T7)的MAP和HR;并于T1、T5、T7时刻采集桡动脉血,记录pH值、乳酸和葡萄糖的浓度;记录出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拔管后患者送入PACU观察1h,采用数字等级评分(NR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并记录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分别在手术前一天,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 与R组比较,D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睁眼时间延长,气管拔管期间心动过速、高血压、呛咳及术后寒颤躁动的发生率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基础值比较,D组和R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6h时降低;与R组比较,D组MMSE评分在术后6h时高于R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脊柱手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在麻醉恢复质量,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及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优于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