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引入我国以来,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企业进行会计计量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成熟,我国财务会计准则正不断加强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联系,逐步实现“趋同”。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企业要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这样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进行披露,为各大信息使用者服务。而从我国公允价值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中强调要按照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因而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度并没有国外广泛。原因可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完善,我国也并没有像国外一样形成完全成熟的活跃市场。虽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会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但是如果不考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公允价值不加限制地应用于企业的话,则很可能导致公允价值的概念遭人滥用,管理层操纵利润,企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出于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考虑,我国许多企业采取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较于公允价值,其具有更高的操作性。综上,企业应用公允价值时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现实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企业规范的披露公允价值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也在2014年发布了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准则中正式确定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此外,在准则中还规定了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对公允价值进行详细披露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我国发布新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我国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以沪深A股两市2012-2014年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修正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中的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整体相关性及其分层计量与股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允价值变动额呈显著正相关,公允价值变动额变化方向和上市公司股价呈现正相关,公允价值变动额越大,股价变化也越大。公允价值内不同层次与股票之间的关系强弱是不同的,第一层次计量的金融资产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是最高的,而二三层次相关性则没有第一层次的价值相关性那么强,相对较弱。第一层次输入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与股价之间有着很强的价值相关性,这表明投资者较为关注第一层次公允价值的信息,而对二三层次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那么关注,这主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活跃市场上获得的资产报价的可靠性强弱程度有关。此外,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建议,这可以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