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分析及致病机制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目 的]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揭示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 法]收集初发型、轻中度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各28人的粪便及肠道粘膜,共计56例,其中男性女性各28人,城市农村各28人。提取DNA,PCR扩增后通过Illumina测序仪(25,000tags,MiSeq 平台)进行 16S rRNAV3-V4 区测序。对16S rRNA 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 果]1.聚类OTU与物种注释:112个样品共产生1129个OTU,门水平上,主要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涉及到11个菌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斯氏菌属(Roseburi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紫单胞菌属(Para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真杆菌属(Eubacterium)。2.UC患者肠道菌群的系统进化树:UC患者肠道菌群大致可区分为15个菌门,其中涉及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菌种最多。3.UC及HC共有独有的菌群分析:1129个OTU中共有416个菌种是UC和HC组的粪便及肠粘膜所共有的菌种,而有224个菌群OTU为UC患者独有,其中119个为UC患者肠粘膜独有,42个UC患者粪便独有,63个为共有。4.UC与HC菌群Alpha多样性比较: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UC与HC有明显差异,MAM与LAM中菌群也具有明显差异。与FH组相比FU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明显降低;与MU组相比FU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明显降低;与MH组相比FU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也均明显降低。MH组与MU组之间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无统计学差异。Beta多样性在组间具有差异。FH较MH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FU较MU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5.FU与FH菌群间的分析比较:在目水平上,FU中的紫红球菌目(Puniceicoccales)含量少于FH(P<0.01),而气单胞菌目(Aeromonadales)、交替单胞菌目(Alteromonadales)、蛭弧菌目(Bdellovibrionales)和红椿菌目(Coriobacteriales)则多于FH(P<0.05)。在科水平上,FU中的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Odoribacteraceae 显著低于 FH(P<0.05),而拜叶林克氏菌科(Beijerinckiaceae)、Eggerthellaceae明显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FH而言,FU的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Odoribacter 均显著减少(P<0.05),而肉杆菌属(Camobacterium)和不年柄菌属(Asticcacaulis)明显增加(P<0.05)。6.MU与MH菌群间的分析比较:MU在目水平上,氨基酸球菌目(Acidaminococcales)和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显著减少,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和鞘脂单孢菌目(Sphingomonadales)显著增加;科水平上,MU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和Odoribacteraceae显著减少,而鞘脂单孢菌科(Sphingomonadaceae)明显增加;属水平上,MU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明显增加,Odoribacter和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显著减少;种水平上UC患者肠粘膜Acinetobacter baumannii,Acinetobacterjunii 明显增加,P 值均小于 0.05;7.FU与MU菌群间的分析比较:UC患者MAM较LAM中显著升高的菌群:鞘脂单孢菌目(Sphingomonadales)→鞘脂单孢菌科(Sphingomonadaceae)→Sphingobium,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EB)→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Escherichia,芽孢菌目(Bacillales)→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弯曲杆菌目(Campylobacterales)→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e)→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Pseudomonadales→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Acinetobacter baumannii、Acinetobacterjunii、AcinetobacterindicusCIP110367。UC 患者 LAM 较 MAM中显著升高的菌群: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8.LEfSe分析结果:UC患者肠道菌群中以下几种菌群分类显著升高并具有临床意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丹毒丝菌纲(Erysipelotrichia)→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hrichaceae);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mycet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Clostridiumtertium、ClostridiumperfringensATCC13124。UC患者肠道菌群中以下几种菌群分类显著降低并具有临床意义:氨基酸球菌目(Acidaminococcales)→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考拉杆菌属 Phascolarctobacterium→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Odoribacteraceae→Odoribacter→Odoribactersplanchnicus,Odoribacteraceae→Butyricimonas→Butyricimonasvirosa,Bacteroidescaccae、BacteroidescellulosilyticusDSM14838、BacteroidesstercorisATCC43183,Selenomonadaceae。[结 论]1.变形菌门丰度的升高及厚壁菌门的减少,可能是UC患者诊断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2.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UC与HC有明显差异,MAM与LAM中菌群也具有明显差异;FU菌群丰富度分别较FH、MU、MH组显著降低,MH组较MU组间丰富度无统计学差异;FH较MH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FU较MU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3.与FH、MH相比较,UC患者FU和MU中下述菌群联合减少:氨基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Odoribacteraceae、考拉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提示上述菌群有作为预测UC肠菌失调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4.本研究成功的从UC患者中鉴别出部分菌群如:Eggerthellaceae、Carnobacterium、Asticcacaulis、Sphingomonadacea、Serratia、Corynebacterium、Acinetobacterbaumannii、Acinetobacterjunii、AcinetobacterindicusCIP110367,上述菌群与UC的关系未见报道,为将来研究肠道菌群在UC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新的方向及靶点。5.通过LEfSe分析UC患者肠道中显著改变的菌群分类,发现上述菌群的改变可能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菌群;通过KEGG、eggNOG、MetaCyc代谢通路挖掘该核心菌群关键的功能,推测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第二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功能的分析——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目 的]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讨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肠道菌群的功能差异,推测U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 法]在28例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中,随机选取11对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的粪便,21对UC患者及其健康配偶的粘膜,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对MGS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 果]1.COGs数据库注释分析:FU中65个(17.6%)基因呈现高丰度(其中15个参与metabolism,23 个参与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27 条参与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而有305个(82.4%)呈现低丰度状态(其中79个参与metabolism,108 个参与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11 7 条参与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FM中仅有44个(2.2%)个基因呈现高丰度(其中2个参与metabolism,1 3 个参与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29 条参与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而有1946(97.8%)个呈现低丰度状态(其中874个参与metabolism,543 个参与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529 条参与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2.KEGG代谢通路注释分析:FU中10条KEGG代谢通路的丰度存在显著差异,FU 中 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Caprolactam degradation、Steroid hormone biosynthesis、Ribosome等代谢途径的宏基因功能减弱,而Flagellar assembly、Riboflavin metabolism、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代谢通路可能增强。FM 中有110条(69.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48条(30.8%)通路相对丰度高于正常。3.MetaCyc Pathway注释分析:FU中13条代谢途径的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WY-6788、PWY-3821、PWY-7459 和 PWY66-428 相对丰度降低,而 PWY-7226、PWY-7227、PWY-2301、PWY-5427等途径相对丰度升高。FM中265条途径存在异常,其中51条途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对照组,214条途径相对丰度低于正常。[结 论]1.UC患者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紊乱,UC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下降不但体现在物种水平也反应在宏基因组水平。2.与健康配偶比较,UC患者肠道菌群功能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鞭毛组装等代谢通路明显富集,执行营养运送与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辅因子合成及核苷酸的代谢通路均显著下调。3.发现肠道微生物结构可能通过肽聚糖及脂多糖的升高参与了 UC的发生发展,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肠道微生物在UC中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解释。
其他文献
我国中石油、中石化的许多油田为钻采工艺对钻采设备的要求,迫使石油钻采设备在多种特殊环境下工作。因而各工艺过程对使用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均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根除H.pylori(Helicobactor pylori,幽门螺杆菌)对预防IM(Intestinal Metaplasia,肠上皮化生)的作用存在争议。本荟萃分析的目的是系统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胃肠上皮化生中胃粘膜的病理变化,以阐明这种联系。方法:我们分别检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权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6~20005年中国740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结合NCEP/NCAR 850hPa风场再分析资料以及ERSST海温资料,对中国夏季各区主雨季降水时空特征及其相关的异常海
文章分别对国内和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发展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如何缩小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差距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为了解决波速不准确对混合线路故障定位的影响,提出一种架空线-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通过检测各区段的零序电流幅值差异度,实现故障大区段检测;然后,基
针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的指标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提出模糊物元-逼近理想点(TOPSIS)法的油纸绝缘状态评估模型。首先,分别通过等效电路参数、回复电压法和
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激光通信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前景的通信方式,但是空间激光通信干扰因素较多,易造成严重的信道衰落问题,因此抗衰落传输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星-地间远距离通
<正>笔墨作为中国画的主要艺术语言,由实践者经千锤百炼而渗入主体思维,形成了一种近乎潜意识的思维表述方式。这种方式姑且称之为"笔墨意识"。一、笔墨形态与笔墨形式规律自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增大,企业工作流程及内容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用户对信息化需求也逐渐复杂。当前,软件项目开发者面临的主要风险不再是技术风险,而是项目需求分析的风险。需求分析已经成为软件开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风险,只有科学的控制需求分析风险,才能有效的完成项目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最大的降低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需求分析不到位,将
第一部分Tim-3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大鼠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SD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组织中Tim-3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CH后不同时间点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