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十年随访生存资料的分析,描述脑卒中的预后,分析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并采用Cox模型和全参数法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因素,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急症室及病房收集脑卒中新发病例共189例。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发病48小时内,经CT确诊,在天津居住15年以上者。以患者入院之日为随访起点,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询问病史并做有关临床检查,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整个随访工作于2006年12月完成。应用t检验和X2检验对资料进行描述,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 Rank Test法对影响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拟合全参数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用Bootstrap再抽样技术对回归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生存情况:截止至随访终止,共105例患者死亡,主要死因为脑卒中与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年生存率为79.37%,三年生存率为64.02%,七年生存率为57.46%,十年生存率为53.89%。2、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年龄(RR=1.035,P<0.05)、工作类型(RR=1.507,P<0.05)、患病前是否锻炼(RR=0.323,P<0.001);高血压史(RR=1.707,P<0.05)、心脏病史(RR=2.044,P<0.05)、脑卒中史(RR=1.856,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入院时的生命指征,如体温(RR=1.679,P<0.001)、意识状况(RR=1.419,P<0.001)、神经系统症状;脑损伤情况如脑损害面积(RR=1.023,P<0.001)、是否有脑疝发生(RR=2.936,P<0.001);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症状、有无失认、失用、失语以及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糖水平(RR=1.006,P<0.001)等;患者的生存情况还与患者出院时病情、是否遵嘱出院以及出院后的治疗情况、复发情况有关。同时,社会心理因素诸如信心、压抑、负面生活刺激、亲友关心等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有作用,研究未发现脑卒中类型、性别、糖尿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因素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关。3、全参数分析结果:(1)经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拟合以威布尔分布为最佳(对数似然比=—107.838384,P<0.05;RNL=0.9642,P>0.05)。(2)拟合威布尔分布分析结果: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有年龄(RR=1.085,P<0.05)、患病前锻炼情况(RR=0.048,P<0.001)、高血压史(RR=8.365,P<0.05)、心脏病史(RR=9.885,P<0.05)、脑卒中史(RR=2.852,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入院时的生命指征如体温(RR=5.523,P<0.001)、意识状况(RR=3.662,P<0.001);神经系统症状,脑损伤情况如脑损害面积(RR=1.036,P<0.001)是否有脑疝发生(RR=4.013,P<0.001);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症状,有无失认、失用、失语以及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糖水平(RR=1.019,P<0.001)等;患者的生存情况还与患者出院时病情、是否遵嘱出院以及出院后的治疗情况有关。同时,社会心理因素诸如信心、压抑、负面生活刺激、亲友关心等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有作用,也未发现脑卒中类型、性别、糖尿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因素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关。与Cox回归结果不同的是有无复发这一因素两者分析不一致。4、Bootstrap再抽样法分析结果:有无复发这一因素回归系数较Cox置信区间趋于收敛,假设检验结果与Cox回归结果有一定差异。结论:对本资料全参数模型法与Cox模型分析结果基本相同,效果均比较理想。预后因素除了与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以外,主要病史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神经系统症状对预后影响较大:同时病前与出院后坚持锻炼,出院后坚持治疗、康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很有帮助;此外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