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滨水区的建设时,都是在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控制性详规基础上,通过用地范围的划分开展各专业的设计。这种城市规划的地块划分方式多是重“分”和“二维”效果,如果直接将其转化为城市形态,必然会导致滨水空间形态单一等情况出现,更加严重的是人们的亲水性将受到影响,亲水行为将受到限制。所以,如何充分采用“整合”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城市滨水空间要素分离的现状,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通过三河古镇小南河滨水空间现状的调研,将研究范围界定在小南河二龙桥至天然桥河段的滨水空间这一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进而从中提取出滨水空间设计要素中的水体、堤岸(广场和绿地)、道路、桥梁和建筑,讨论要素各自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彼此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整合方法。希望提出的整合方法对其未来的开发及发展有借鉴作用,也希望对我国目前一些城市如火如荼的滨水区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