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地区晚中生代富碱侵入体成因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的启示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在欧亚板块东部的俯冲作用,中国东南部在晚中生代经历了广泛的岩浆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中酸性花岗质侵入体。其中,富碱侵入体与地幔上涌、基性岩浆底侵等深部热动力学过程关系紧密,是解译俯冲带地幔源区特征、探讨大陆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探针和窗口。本文通过对浙江西部一些典型的富碱侵入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限定这些富碱侵入体的形成时代、并深入探讨其深部的岩浆源区以及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岩石圈深部动力学过程。这些富碱侵入体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以南、政和-大埔断裂以西的华夏地块内。根据锆石U-Pb年龄特征,这些富碱侵入体可分为两次岩浆活动:(1)早阶段富碱侵入体(简称MC)时代约为112~111 Ma;(2)晚阶段富碱侵入体(简称MD)时代约为111~100 Ma。MC和MD分别属于A型花岗质岩石和I型花岗质岩石。综合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这些富碱侵入体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同时,MD富碱侵入体还有长英质的地壳物质加入(端缘模拟结果显示地壳组分占比约45~55%)。相对于MC,MD具有更为富集的Nd-Hf同位素组成,以及更高的Mg#值。为了避免分离结晶的影响,本文通过对Mg#值归一化计算方法得到了Mg#65值。结果表明MD的Mg#65值仍然具有高于MC。此外,MC和MD所有富碱岩石的Mg#65值与其εNd(t)值和εHf(t)值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MC和MD在Mg#值方面的差异并非是由地幔混然或分离结晶所引起。Mg#65值与Sr/Y比值之间展现出良好的正协变关系,表明MC和MD在Mg#值方面的差异是由晚期地壳厚度增加引起的。本文认为,Mg#65值可以作为反映地壳厚度变化的一个定性指标。另外,通过对比不同的岩体温度计算方法发现,MC的锆石Ti饱和温度显著低于其全岩Zr饱和温度。结合MC的全岩Ti和Zr元素的演化特征,本文认为全岩Zr饱和温度更能反映其源区的形成温度。
其他文献
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能量载体,使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是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之一。光催化分解水有三个过程:半导体吸
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病因,其中肝癌的致死率位列第四。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基于医学影像的癌症早期诊断,因而一直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CAD系统包含两个重要步骤:即病灶检测和病灶分类。因此,基于多期相CT影像,研究精确的肝脏病灶检测和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
高效,非贵重且稳定的电解水制氢反应电催化剂的设计对可再生能源转化过程至关重要,但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即将到来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寻找对析氢反应(HER)具有高
在一些高氨氮的废水如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是高氨氮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之一。厌氧氨氧化(an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用逍遥丸治疗4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月,并对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痊愈9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Meissn),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常绿乔木,多用途乡土阔叶树种,分布范围在北纬10°~30°之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
针对广东南雄地区烟草移栽期间,气温低、太阳少,烤烟根系生长不好,还苗时间长的问题,本文根据南雄植烟土壤养分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研制了一种促进烤烟根系生长的烟草促根剂,
目的:以周晓虹教授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病例研究对象,利用数据挖掘及复杂网络分析系统,研究周晓虹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核心方药、配伍规律等,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
牡丹黄酮是指在牡丹中所含有的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具有抗氧化、美白、保护心血管等效用。本文对利用多膜组合分离提纯牡丹黄酮过程进行系统化研究,通过实验优化过滤提纯工艺
木聚糖酶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应用在工业中,但野生型的木聚糖酶难以满足工业生产中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对野生型木聚糖酶的改造很重要,其中改造的重点是对木聚糖酶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