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土地整治作为缓解土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土地整治可以有效地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综合使用效率,使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是土地整治的首要和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方法和土地整治潜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分析了任城区的区域概况、土地利用现状之后,阐述了任城区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将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类型分为农用地整治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土地开发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城镇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五类,运用研究确定的土地整治潜力测算和分级方法,对任城区土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和分级。最后针对任城区土地整治潜力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了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尚需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全区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29196.94公顷,其中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28042.65公顷,占总潜力的96.05%;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潜力943.96公顷,占总潜力的3.23%;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潜力210.33公顷,占总潜力的0.72%。(1)农用地整治潜力全区现有耕地33256.02公顷。北部大多数耕地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较好,土层较厚,土地利用率较高,整治潜力较小;南部多为塌陷区,水利条件较差,土地利用率偏低,整治潜力较大。全区待整理区面积28042.65公顷,增加耕地潜力1343.51公顷。(2)土地复垦全区待复垦土地主要为废弃独立工矿和采煤塌陷地,待复垦面积943.96公顷,大多数可复垦为耕地,增加耕地潜力424.64公顷。(3)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宜耕未利用地主要为荒草地、内陆滩涂和裸岩石砾地,待开发面积210.33公顷,增加耕地潜力116.95公顷。2、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潜力(1)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通过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全区待整治农村居民点面积1021.05公顷,增减挂钩潜力773.18公顷。(2)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加快城镇改造步伐,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城镇健康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城镇建设用地整治以“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为主。全区城镇建设用地待整治面积667.21公顷。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是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员,通过与其独特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29利用与Ⅰ型干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脚步飞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非常饥渴。为了招商引资求发展、项目落户谋税收,地方政府较多的采取了村庄拆迁——即拆迁城市周边的村庄区域,安置农民进社
<正>1.概述国际人道法与人权法有着相同的目的,即保证人人享受应有的无歧视的尊重。它们的差异在于:·国际人道法仅适用于武装冲突局势,而人权法适用于各种情形。·国际人道
会议
"互联网+"时代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混合学习模式结合了在线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面授学习的优点,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剖析"互联网+"、混合学习的内涵,对高职学习
结合移动混合学习理论和文献研究法探讨任何学习模型和平台不断迁移的原因,结果显示平台的社交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是关键元素。在此基础上分三个层次构建移动混合学习SECOND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农业布局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梨花沟村作为2016年金堂县的重点扶贫村之
在中国的战争片中不乏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然而,硬汉形象似乎在战争片中鲜有耳闻.《战狼》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创造了不再让观众被动接受的英雄形象,而是当下具有个性特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知识产权,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的贸易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其附加的文化价值对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
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施行膀胱癌开放性手术102例,发生膀胱癌腹壁切口种植转移2例,其中移行上皮癌及鳞癌各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例1女,7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d,于201
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虽有共同点,但仍存在诸多差异。共同点构成了两者共同适用的基础,而差异则促进了两者的共同适用。共同适用的一大表现是区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