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气中飞行的飞机不可避免会遭遇到雷电环境,由此造成的飞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特别是现代先进飞机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和大量先进复合材料,提高了飞行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雷击事故。雷电对飞机的危害分直接效应(物理效应)和间接效应(电磁效应)。在飞机上流动的雷电流虽未直接接触飞机的电气线路,但是它可能通过阻性耦合、磁场耦合和电场耦合等机制耦合到飞机内部,在线路中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浪涌,从而对系统造成扰动或损坏,这就是雷电的间接效应。民用飞机为取得适航证必须开展整机的实验室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试验,但是雷击试验耗时耗力且飞机部件在进行雷击试验后多以损伤形式出现,因此,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对飞机雷电间接效应进行模拟分析,为我国正大力发展的大飞机研发项目提供一些理论数据支撑。  本文根据现役主流飞机型号设计了3种飞机模型:纯金属的西门诺尔PA44小型运输机、复合材料的空客A350大型运输机以及欧直AS350B3小松鼠直升机,并根据飞机实际线路敷设情况在不同区域设置单芯线、双绞线、同轴线、屏蔽线、屏蔽双绞线等5种线缆。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CST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大电流脉冲注入仿真,根据有关标准设置了不同的雷击路径、不同的雷电流模型,模拟仿真了不同工况下飞行中的飞机遭受雷击后飞机表面电流分布、各区域瞬态磁场分布及内部线缆耦合情况。  经过上百次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若改变雷击路径,飞机表面电流分布会发生变化,各区域的瞬态感应磁场值也会随之改变,雷电击入点处电流密度和磁场最大,雷电流通道、舱门缝隙周围以及曲率半径较大的区域次之;飞机内部线缆的雷击瞬态感应电流随雷电流的幅值增大呈线性增长,随上升时间增大呈线性减小,但不受下降时间变化的影响;铝可为其内部设备及导线提供良好的屏蔽作用,CFRP复合材料屏蔽效果明显差于铝,如直升机机身材质设置为CFRP时,其屏效约为15dB,设置为铝时屏效约为70dB;线缆的雷击感应电流受敷设方式影响较大,在线缆上加装编织型屏蔽层或金属导管可有效降低线缆的雷击感应电流,在双绞线上加装屏蔽层效果更明显;飞机尺寸越大,各区域瞬态感应磁场强度及内部线缆感应电流越小。由此可见,开展飞机雷电间接效应的研究必须关注的因素有:雷击路径、雷电流模型、机身材质、飞机尺寸及外形、飞机线路敷设方法。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对海洋生物、矿物和水资源的开发日益加剧,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船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积极开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的是单边供电方式,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和分区所处存在电分相。电分相制约着电气化铁路优越性的发挥,影响机车功率发挥和系统可靠性,即便是采用自动过分相技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它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以及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性,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大意义。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风力机的关键部件是叶片。叶片翼型的设计直接影响风能的利用率。本文主要研究风力机叶片的外部流场,对风力机叶片翼型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不同翼型的性能参数。翼型的空气动力性能参数为设计高效率风力机叶片提供数据,风力机叶片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