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近年来,心血管病患者率呈逐年递增态势,并高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在我国,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家庭发病率高的特点,且多数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恢复期久,长期不愈。而其中,由为老年患者最多。老年患者因疾病导致的社会环境变化、老年患者角色的适应困难及缺乏家庭成员的陪伴,加上身体长期处于非健康状态,会造成老年患者的失落、忧伤、消极和孤独等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心理上的失衡,影响身体的康复。因此,关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情绪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同时,随着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的康复和“全人照顾”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疾病治疗只是医疗的一个方面,心理与社会康复理念也逐步引入现代医疗体系之中,医务社会工作便应运而生。医务社会工作者在遵循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性服务,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同且复杂的角色。本研究以J医院心血管科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多种负面情绪进行探索,并运用医务小组工作方法,努力介入老年患者情绪管理中,为促进患者的康复、增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本文优先选择运用情绪现状调查表和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受访者进行测试,总结得出情绪管理的现状,再对影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情绪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在J医院心血管科招募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归类目前存在的负面情绪,以理性情绪疗法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测试的具体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支持性小组活动,追踪把握成员的变化和成长,及时回应成员的需求。最后进行情绪测评量表的评估,通过实务评估,发现老年患者在医务社会工作者和支持性小组的帮助下,负面情绪得以积极改变,精神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达到预期效果。这表明,医务社会工作可以有效运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情绪管理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