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地震作用结构损伤识别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健康监测及损伤检测是当前工程界与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状况及使用范围。由于时程数据处理方法上的缺陷,传统上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分辨的研究大多都是假定系统在损伤前后为线性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系统在损伤前后的系统特性来进行损伤检测。本文提出的损伤检测思路是通过在时域上识别出结构的瞬时特征参数,如瞬时固有频率来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即现场实时损伤检测。结构瞬时特征参数的变化时刻和改变程度分别表现了结构振动进入非线性状态的时刻和开展的程度。上述损伤检测方法的实现需要对时域数据进行时频分析获得结构非线性信息。在整个地震工程学领域中,频谱分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地震动是一个复杂的非平稳随机过程,并且当结构在地震波激励下破坏时,振动会体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基于傅立叶变换的传统频谱分析方法已经难以发挥作用。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和比较了短时傅立叶变换、Wigner-Wille分布、小波变换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时频分析方法。但上述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描述非线性、非稳态信号的时—频特征。文章重点介绍了新近提出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这一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结合Hilbert变换定义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瞬时频率,获得信号的时—频谱——Hilbert谱,并衍生出边际谱、能量谱和瞬时能量谱。本文计算和分析了EI Centro、Loma Prieta、Northbridge三条典型地震波的边际谱和Fourier频谱,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边际谱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更准确地反映地震动信号的频域特征,显示出HHT这一方法的优越性。基于傅立叶频响函数的思路,作者定义了由系统响应输出与系统激励输入的边际谱相除的HHT频响函数和HHT时—频率响应谱。通过对边际谱曲线作一“移动频带加权”处理的方法,基本消除瞬时频率值求解误差对边际谱相除产生的影响。通过HHT频响函数和HHT时—频率响应谱对一个三线型刚度退化模型做了在不同震级地震波激励下的数值模拟。在结构弹性阶段,识别了结构的振动状态,并通过取不同阈值计算“中心频率”求得了结构前两阶固有频率;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由无损到开裂直至屈服,逐渐体现非线性振动时,HHT时—频率响应谱能准确识别结构损伤出现时刻。通过第一阶“中心频率”在时域上的改变时刻和改变程度分别确定了结构出现损伤时刻和描述了损伤程度。作为HHT方法在实际结构损伤识别中应用的尝试,本文利用HHT频响函数和HHT时—频率响应谱分析了周仙通在香港理工大学期间做的一层框架结构振动台实测数据。发现结构地震反应记录HHT频响函数识别的自振频率比环境振动测试结果要小。作者分析了长达400s的结构模拟地震波激励实测数据,较好地识别了结构在时域上的损伤时刻和损伤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说明了作者提出的实时损伤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随着风电的迅速发展,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就需要塔架拥有更大的强度、刚度和高度,导致传统的钢锥管塔架钢材用量激增,大大增加了制作和安装费用。故针对多兆瓦风电机组,预应
随着水处理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从原先重视工艺研究转移到对机理性的研究。数学模型可以全面而准确的描述一个复杂系统内的多种生物反应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反应过程的机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一项新的结构加固技术。钢绞线的强度高、耐锈蚀性能好,聚合物砂浆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好,耐久和耐火性能好,加固施工简便,所以该加固技术具有
有限元模型修正对象、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特定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只适应于特定的问题。对桥梁结构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必须考虑桥梁结构的特点。但是,桥梁
断裂能是描述脆性材料断裂行为的一个重要参量。岩石在细观尺度上由相互胶结的矿物颗粒组成。这种细观结构对岩石宏观断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岩石细观结构对宏观断裂能的
边坡是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而地震则是由于板块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或者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而造成振动,进而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西
黄土边坡剥落是黄土坡面破坏主要形式之一,在西北地区公路黄土边坡中普遍存在。由于以往的公路等级相对较低,对路容及生态环境的要求不高,黄土边坡剥落病害一直未能引起人们
岩石高边坡地震动力破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在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作用下,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大型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许多大规模的水电工程纷纷涌现。西部地区山高谷深,地势异常陡峻,长隧洞引水式发电是一种有效的水能开发方式。借助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FLAC对
近年来,随着壁板桩的应用,相关研究也在逐步展开,有关其承载特性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仅限于受竖直荷载单独作用时的竖向承载特性和水平荷载单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