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西安市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西安市十所高校6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西安市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是积极的、有限的;对于体育行为变化的归因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内部需求促进了体育行为的增长;大学生对于奥运的支持热情很高,但行动不足。本文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主要从体育认知和体育情感两方面入手。首先,在对体育认知影响调查中发现:北京奥运对大学生的体育认知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力有限;对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奥运会上的地位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奥运知识,还是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大学生中男女差异显著,女生明显低于男生,应加强女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发展;而在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期待,以及08奥运会对体育认知的影响方面,男女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08奥运在京举办,对大学生的体育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在对体育情感的调查中发现,08奥运会无论从体育运动本身的情感,体育信息的情感,还是体育消费的情感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力依然是很有限的。表现为大学生从情感倾向上更愿意投身到体育活动之中,但在行动上滞后于态度。同时,男生的体育消费情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对于体育运动本身的情感和体育信息的情感与女生相比,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情感转化为体育行为还有一段距离。研究体育行为离不开对体育动机的研究。从对大学生体育动机的影响来看,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动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表现在他们更愿意通过体育活动锻炼体质,充实生活,缓解压力,丰富社会交往。但是,他们并不真正认同体育比赛对个人利益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重大的体育赛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再者,从奥运会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行为的影响效能来看,08年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影响效能较大,而对体育行为的影响效能一般。同时,男生奥运会对体育行为的影响效能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对于体育内外部动机和奥运会对体育情感的影响效能与女生相比,差异不显著,这表现出大学生体育情感、动机与行为的分离。在对08奥运会对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08奥运会的召开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产生了影响,其中,主要原因是体育设施和锻炼环境的改善。同时,男生和女生在08奥运会对其体育行为影响上有显著差异,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男生参与了更多的体育活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以及奥运的宣传,对西安市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但这种影响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加强大学生的参与行为,通过重大体育赛事来促进大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和体育行为的变化,在高校营造宣扬奥林匹克文化的氛围,深化奥林匹克教育,切实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推动我国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以异戊醇、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加入相转移催化剂EP,采用溶剂法合成了异戊基黄原酸盐。考察了有无催化剂存在、催化剂加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
现代警务机制走刑侦专业化道路,是公安机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当前刑侦体制改革和刑事犯罪新形势,打击刑事犯罪,寻求新发展,实现警务工作规范化、警务工
分析图书馆微博营销过程中读者粉丝的信息消费行为,可提升图书馆微博在社交网络中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分析AISAS模型在图书馆微博营销过程的适用性及现实意义,结合AISAS模型的
理念创新是公共图书馆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引领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理念是"读者至上、开放、自由、平等"。由核心理念衍生出图书馆建设、服务和运作三个方面的主导理
<正> 美丽富饶的长白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资源宝库,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比较完整的自然综合体,1980年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但至今长白山区还是一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妇联不断在提升女职工自身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女性素质达标工程,鼓励女职工争做知识型女性,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期刊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探讨的一个学术问题。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西文化差异根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写作既属于语言活动
中国金融市场资本融资发展缓慢,导致企业负债率较高及债务融资资金资本化倾向明显,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信贷风险损失造成重要影响。根据1992-2012年的经验数据推算,中国实际
遗产旅游在理论上是一个富有挑战、极有意义的研究题目,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实践,尤其是都市背景下的遗产旅游发展实践来说,是一个既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又尤其需要严格规划有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