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拥有丰富的淡水鱼资源,鱼鳞作为水产品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大部分被加工成鱼饲料或者直接丢弃,而其中丰富的胶原蛋白资源没有能被有效的利用。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具有天然的低毒性、生物降解性、低免疫活性、保湿性和营养性而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罗非鱼是世界水产业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采用酸法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同时以鱼鳞胶原蛋白凝胶为基质,分别添加牛至精油、溶菌酶和茶多酚三种天然抑菌剂制成鱼鳞胶原蛋白基抗菌凝胶,探究其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为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海产品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罗非鱼鱼鳞基本成分测定: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测得其水分含量高达47.39%,其次为粗蛋白、灰分和总钙含量,分别约为21.57%、16.23%和13.94%,脂肪含量最少,只有0.02%左右,这种组成十分有利于胶原蛋白的提取。2.不同时间下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性质差异:(1)扫描电镜观察鱼鳞结构,发现罗非鱼鱼鳞相比提取完胶原蛋白的鱼鳞有完整的年轮形状且胶原纤维层丰富细腻,说明酸法能较充分地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2)不同提取时间下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率:采用酸法提取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并分析得到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48 h时提取率最大,达到24.7%。(3)采用紫外分析、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SDS-PAGE电泳分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检测不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2 h、24 h、48 h和72 h提取的蛋白质均在230 nm左右有紫外吸收峰,在胶原蛋白的红外特征峰处也有振动吸收峰,说明本实验从罗非鱼鱼鳞中提取的蛋白质属于胶原蛋白;而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48 h提取得到的鱼鳞胶原蛋白结构保留最好;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48 h提取的胶原蛋白羟脯氨酸含量更高,品质更好。3.酸溶性鱼鳞胶原蛋白理化性与毒理性研究:结果显示提取时间为48 h的酸溶性鱼鳞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 scale,ASC)的变性温度为35.23℃,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分别为48.48%和59.89%,吸湿性为0.25 g/g,起泡性与失水率分别为185.00%和41.00%,经口毒性为LD50>5000 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4.三种天然抑菌剂的抑菌效果探究:(1)通过96孔板法探究三种天然抑菌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含有牛至精油、溶菌酶和茶多酚的ASC对E.coli的MIC分别为2.5μL/mL、6.25 mg/mL和0.156 mg/mL,MBC分别为2.5μL/mL、25 mg/mL和0.156 mg/ml;对S.aureus的MIC分别为1.25μL/mL、12.5 mg/mL和0.156 mg/mL,MBC分别为2.5μL/mL、25mg/mL和0.156 mg/ml;对L.monocytogenes的MIC分别为1.25μL/mL、12.5 mg/mL和0.625 mg/mL,MBC分别为1.25μL/mL、25 mg/mL和1.25 mg/ml;对V.parahemolyticus的MIC分别为0.313μL/mL、25 mg/mL和0.156 mg/mL,MBC分别为0.313μL/mL、25 mg/mL和0.156 mg/ml。(2)含有最小抑菌浓度的牛至精油、溶菌酶和茶多酚的ASC对E.coli的抑菌率分别为87.53%、49.26%和79.81%;对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为83.22%、51.16%和75.22%;对L.monocytogenes的抑菌率分别为75.00%、58.86%和79.08%;对V.parahemolyticus的抑菌率分别为92.43%、41.73%和88.24%。5.鱼鳞胶原蛋白基抗菌凝胶在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在ASC中添加牛至精油、溶菌酶和茶多酚三种天然抑菌剂,采用感官评定、pH值、色差值、质构值、TVB-N值、菌落总数等指标检测浸涂有不同抑菌液的三文鱼在储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发现浸涂含有三种天然抑菌剂的鱼鳞胶原蛋白基抗菌凝胶可以不同程度的延缓三文鱼腐败变质的速度,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添加牛至精油的鱼鳞胶原蛋白基抗菌凝胶相对于添加其它两种天然抑菌剂的抑菌效果更好,可使三文鱼的货架期延长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