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居民健康管理意识加强,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健康管理服务方式,通过该方式能达到降低威胁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程度的目的。然而,由于国内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公众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本文结合公众对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探讨影响使用意愿的因素。在理论上,探讨用户行为意愿理论在移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的拓展;在实际中,旨在为更好的推动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进行回顾,总结出影响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的关键因素,构建关于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用户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其次,以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获得379份有效问卷,并通过spss20.0对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运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个体特征对使用意愿的显著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假设,并对促进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意愿提出建议。【结果】(1)样本中281人(74.1%)居民认为移动健康管理服务是有必要的,但存在267人(70.4%)没有使用过移动健康管理服务。(2)居民最希望通过移动健康管理服务获得健康监测与指导和健康咨询与指导类服务。(3)性别对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意愿有影响,女性会比男性有更强的行为意愿。(4)主观规范、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资产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不确定性负向影响用户采纳意愿。(5)相容性和主观效能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的假设不被支持。【结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移动健康的发展让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其认知度和接受度偏低,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尚未很好的被广泛接受。为促进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服务商不仅要挖掘潜在用户,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信息安全维护,还应切实了解居民需求提供有切实有效的服务。同时还需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监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