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但目前,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MBR工艺还存在未克服的难题,如膜的开发,膜易受污染,脱氮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对MBR实现短硝化反硝化过程来强化脱氮作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对将好氧颗粒污泥运用于MBR工艺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1、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了中温(25-30℃)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短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0.15 m3/h、pH值为7-g的条件下,出水COD保持在100 mg/L以下(平均49 mg/L),出水氨氮在5.0mg/L以下(平均3.1mg/L),NO2--N得到了富集,出水中基本监测不出NO3--N,总氮去除率平均为86.2%,最高达94.0%,且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好;曝气量和pH值是短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2、以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培养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运行方式,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曝气量为0.20 m3/h时,系统对COD去除率达91.8%,TN去除率为81.0%,即通过控制适当的操作参数,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实现强化脱氮的目的。此外,在试图将好氧颗粒污泥运用于MBR工艺的过程中发现,污泥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会对好氧颗粒污泥本身及系统的处理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EPS产生的影响因素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负荷(Ns)、C/N比、DO、pH值、温度都会影响EPS的产生及成分,Ns为2.0 kgCOD/(kgMLSS·d),C/N比为60,DO为2-3 mg/L,pH值为7-8,温度为20-25℃时,产生的EPS含量较小,有利于保持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