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C的智能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rockeg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水轮机调节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水轮机调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频率测量环节、离散调节系统稳定性与调节参数最优整定以及适应式参数自调整PID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 首次提出了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步进式电液引导阀,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中存在的电液转换元件发卡、堵塞问题,使电液随动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步进式电液随动系统,使调速器整机简单可靠;同时在建立该随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其稳定性控制方程。 首次提出了一种由整形电路和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配以适当软件完成频率测量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PLC调速器测频环节存在的可靠性差及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频率测量的可靠性及动态品质。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基于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的步进式水轮机调速器工业样机并在电站运行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离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给出离散调节系统的稳定域边界控制方程,通过稳定域绘制,比较离散与连续系统的差异,找出离散调节系统稳定域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从而为研究水轮机离散调节系统的控制策略及调节参数整定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了一种可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调节参数优化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对参数初值的依赖性,使得寻优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是一种较好的PID参数寻优方法。 结合智能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的适应式参数自调整PID控制策略。它将模糊推理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使调速器进一步适应调节系统工况的变化。首次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推理中较难确定的模糊规则进行寻优,以确保得到适合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模糊规则。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规则的适应式参数自调整PID控制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袁兴中$$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湿地生态学博士点带头人,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
报纸
利用Gambit对急流槽消能设施进行三维模拟,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三维急流槽消能池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尺寸的急流槽消能池面对不同入水角以及不同的入
以菜豆、芫荽、根甜菜和甘蓝的抗病和感病品种为试材,分别接种了根腐病(Rhizoctonia solani),叶斑病(Ramularia coriandri),立枯病(Aphanomyces cochlioides等)和灰霉病(Botr
"跑道"式养殖模式因其养殖产量高、饲料系数低、生长速度快、易管理等明显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养殖推广模式。然而,由于养殖密度增加,各种养殖鱼类的病害
目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疾病频发,继而循环往复地用药,且效果不佳,尤其是现今的虾类养殖,从虾苗入塘就开始发病,有的排塘率很高。在鱼虾类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不仅是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为了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更好的
为找到合适的波浪设计参数,使路基设计所考虑的雍水、波浪侵袭高等数据更切合实际,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中给出的计算方法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DB 502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