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是水稻和小麦重要的害虫。灰飞虱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水稻韧皮部,对水稻植株造成破坏,还可以作为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的载体,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化学农药是防控稻田灰飞虱的常用有效手段。然而,大量的杀虫剂应用导致了灰飞虱的抗药性及天敌数量减少。此外,近来研究表明化学药剂的施用还会造成灰飞虱的再猖獗。已有研究证实,三唑磷亚致死剂量刺激增加灰飞虱的产卵量,而且会促进它对RSV的垂直传毒率。为进一步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灰飞虱卵巢蛋白质、脂肪体蛋白质含量、以及对RSV传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 (1)采用点滴法测定了三唑磷对带毒、不带毒灰飞虱3龄若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带毒灰飞虱3龄若虫相较于带毒灰飞虱对三唑磷更为敏感。三唑磷处理后,不带毒、带毒灰飞虱的卵巢蛋白质含量和脂肪体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不带毒灰飞虱卵巢、脂肪体蛋白质含量增幅更大。二次浸药处理引起的增加效应更加明显。其中三唑磷处理2d后带毒灰飞虱和不带毒灰飞虱体内卵巢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140.8%和32.9%;三唑磷处理2d后带毒灰飞虱和不带毒灰飞虱体内脂肪体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升高;三唑磷处理3d后带毒灰飞虱和不带毒灰飞虱体内卵巢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分别增加了128.9%和32.2%。三唑磷处理不带毒灰飞虱脂肪体蛋白质含量比带毒灰飞虱明显高了33.6%。三唑磷点滴处理灰飞虱卵巢和脂肪体蛋白质含量均有所增加。 (2)采用RT-PCR技术,测定了三唑磷LC20浓度处理对带毒灰飞虱垂直传播RSV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处理对一代带毒灰飞虱卵巢内传毒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三唑磷处理1、2、3、5d卵巢RSV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38.7%、53.4%、86.3%和82.7%。三唑磷处理2、3、5d后卵巢内CP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89%、126%和100%。与对照相比三唑磷处理1、2、3、5d卵巢内Vg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4.4%、51.4%、63.6%和104.5%。三唑磷处理对二代灰飞虱卵巢内传毒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 (3)采用RNA干扰技术研究灰飞虱卵巢内相关传毒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干扰灰飞虱1、2和3d后测定虫体内RSV、CP、Vg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CK和对照dsGFP均显著下降,干扰后2d RSV、CP、Vg的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75%、63%和、56.9%,与dsGFP相比,分别下降了63.5%、75%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