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现代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研究》,把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埃及女性主义思潮作为研究重点。该论文截取了1831-1962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对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理性分析和客观总结。作为最早传播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阿拉伯国家,西方女性主义在埃及“本土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本土传统文化和伊斯兰价值观的激烈抵制。这种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独具民族、宗教特色的埃及女性主义思潮,并对此后埃及、其它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女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界定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对埃及女性主义的研究现状,并特别强调了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论文的第一章“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分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埃及兴起的内因和外因,并回顾总结了西方女性主义在埃及的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力;论文的第二章“女性主义在埃及的‘本土化’及其流派”,回顾了西方女性主义在埃及“本土化”的复杂过程,尤其是东西方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指出社会变革对女性主义“本土化”的促进作用,并将埃及女性主义流派划分为宗教改良派、世俗自由派和女性经验派三大派别,并对各派的代表人物予以简要介绍;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将埃及女性主义思潮从“面”上予以展开,以“点”的方式逐个分析总结了埃及女性主义各流派争论最为激烈的四个焦点问题,即“面纱与女性自由”、“女性教育”、“男女平等与女性工作”以及“多妻制和离婚权”等,详细回顾了埃及女性主义思潮三个流派对上述四大问题的观点、分歧及各自的理由;论文在结论部分归纳了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并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作者对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新认识。通过对埃及女性主义思潮从“面”到“点”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西方女性主义对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股思潮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现代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侵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饱受西方侵略和殖民的阿拉伯国家,埃及普通民众对西方殖民者怀有敌意,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时刻保持警惕。而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埃及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普通埃及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因此,西方女性主义在埃“本土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伊斯兰化的过程。在埃及女性主义思潮众多流派中,倡导以伊斯兰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重构女性观的宗教改良派,其理论观点符合捍卫民族属性和宗教信仰的时代需求,被埃及普通民众广泛接受,成为埃及女性主义思潮的主流,并深刻影响着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女性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