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源水质的恶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已不能与现有的水源水质和水质标准相适应。混凝-微滤工艺制备饮用水是非常有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从工艺流程上看,混凝-微滤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试验以滦河水为水源水,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制备饮用水。两套中试规模的反应器在天津市杨柳青自来水厂已稳定运行,该装置为浸没式膜处理系统,分别采用帘式膜组件和柱式膜组件。试验监测了两套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采用超滤分离的方式对原水和两种膜分离出水的有机物进行分离,考察各分子量区间的DOC、UV254、THMFP等指标;研究了THMs的生成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套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原水中的TOC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在26%和35%左右;出水浊度低于0.10 NTU以下的占90%左右;菌落总数低于15 CFU/mL,总大肠菌群数未检出;在与氯接触30 min后出水游离氯不低于0.3 mg/L的情况下,出水中三卤甲烷各组分均满足标准的要求。总体分析,由于混凝剂投加量不同和膜公称孔径的差别,帘式膜系统出水的CODMn、TOC、UV254、氨氮、菌落总数等指标稍差于柱式膜系统;在高藻期期间,柱式膜系统增加了预氯化处理方式,有效氯投量约为2 mg/L,这段时间内出水水质明显优于未预加氯的出水水质。超滤试验结果显示,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以小分子为主,该部分有机物是产生THMs的主要物质,其中分子量介于3k-1k Da之间的有机物THMs的生成能力最强;膜分离出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具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小分子物质去除效果较差,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比较不同有机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在各个分子量区间,UV254的去除率高于DOC;两套处理系统对THMFP的去除率在40%左右。将Rodriguez对THMs的预测模型应用于膜处理系统的原水和出水,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取显著性水平α=0.05,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45);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数据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182>0.05)。对于滦河水Rodriguez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