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的激励——ST公司案例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就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而其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因此,在企业中,特别是在高新企业中,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力资源成为给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本的问题已受到管理者的日益关注。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策略。 1.首先讨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里的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工作特点和需求特点。 2.论述了古今中外的激励理论,并总结出这些理论对当代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的指导作用。 3.比较了发达国家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式,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4.对ST公司这样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软件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他们的激励现状和不足,调研了占前五位的激励因素,确定了激励的基点。 5.针对ST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激励模式的改进措施,即转变观念,立足现状,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进而提出了全面薪酬激励的观点,将经济薪酬激励和非经济薪酬激励结合起来,将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个人和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变成为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目标。 6.通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式上,必须转变观念,立足现状,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全面薪酬激励的模式,将员工个人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企业成为员工成长、发挥潜能的舞台,员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其他文献
近日,由本刊资深顾问王从军策划,《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社长汪鹤林主持,本刊举办了“疫情下汽车业的现状与未来网络座谈会”.嘉宾们围绕疫情下的汽车业现状与未来、企业与
期刊
21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由于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不易模仿性、有限性,人力资源已取代物质资源在企业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成为增长企业价值的主
《皮包中》可以说是日本短篇小说名家作家吉行淳之介的一篇代表作.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由四个非连续片段组成的梦境的中心是主人公视觉经历,小说中造成尸体死亡的其实就是
2020年8月3~5日,“2020中国蜂产品行业交流会”在合肥召开.“合肥蜂会”是受疫情影响以来,国内首次大规模的蜂界盛会,共有170余名蜂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和蜂农出席了本次会议
期刊
近年来,我国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企业信贷业务受到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青睐。然而,2013年底至今,全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政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小企业经
迟子建的最新力作《候鸟的勇敢》以一个极北小城为坐标,突出了喧闹复杂的城市与温柔衰弱的自然所形成的强烈反差,由自然生态到社会百态,描绘了一个令人迷失、困惑的失落世界.
政党与政党制度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通过对英国政党历史发展与政党格局变迁的深入研究发现,英国政党的起源与发展是代议制民主与君主专制博弈的产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