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抑或魔鬼——莎士比亚三部戏剧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刻画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其中一些已经成为文学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关于天使形象与魔鬼形象的理论研究《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驯悍记》三剧作中较为典型的女性形象。  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李尔王》中的考狄莉娅、高纳里尔和里根这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考狄莉娅因其宽容、诚实、顺从以及仁爱而被视为天使。然而在其天使的面具之下,她实为父权主义的维护者。高纳里尔和里尔的形象则与考狄莉娅截然不同。高纳里尔不仅被刻画为一个欺骗者、淫妇及对父亲的迫害者,同时也是引诱他人者。但从女权主义视角看来,她却是一位敢于与父权主义争斗的勇士。作为帮凶,里根是一个残忍而又淫荡的欺骗者。但在她恶魔的面具之下,她也是一位女权主义的捍卫者。第二章主要探讨《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和乔特鲁德两个形象的塑造。奥菲莉娅是一位安静且充满爱的女性,对父兄有着绝对的尊敬与听从。虽然被刻画为天使,她实质上却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乔特鲁德则被刻画成一个残忍无情的淫妇,本质上她却是一位好母亲,也是男权社会中的另一受害者。第三章分析《驯悍记》中比恩卡和凯瑟丽娜这两个女性形象。比恩卡是一位温顺美丽的天使,被男人们称为“理想的少女”,但事实上她是一位勇敢又有主见的女性。凯瑟丽娜曾是桀骜不驯且粗鲁的悍妇,但最终被“驯服”成一位夫权的代言人。  通过对莎士比亚这三部戏剧中几位典型女性之天使或魔鬼形象的具体分析与阐释,本文试图揭示其天使或魔鬼形象之下的真实面目,并探析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以唤起学界和读者对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形象的更多的关注。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体育也成为了一种能够表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体育广告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广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及地区的文化及精神。好的体育广告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