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经历了殖民时期的“学者自治”型、尼赫鲁时期的“政府主导”型、甘地时期的“双元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权力中心的位移、市场经济自由化改革、新管理主义思潮的涌入等现实背景使得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治理变革,政府、高校、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首先,高校和政府关系的调整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变革的焦点与重心。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加强监管、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等方式实现职能的转变,即政府逐渐从“直接干预”转向“宏观调控”。同时大学和学院在这场治理变革运动中争取到一定的自主权,大学自主权的扩大主要体现在行政自主权、学术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上,学院则通过获得“自治学院”的地位摆脱附属大学和邦政府的控制,获得办学自主权。再次,随着“绩效管理”、“消费者主导”、“竞争”等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市场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市场参与供需关系调节;市场参与院校结构的调整;市场还参与院校资源的配置,出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和竞争化的趋势。最后,随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诉求不断增加,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企业、第三方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高校决策、绩效评估和与高校的合作中来,高校则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增强面向社会的透明度,接受来自社会力量的评估和监督。总而言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治理”模式,原本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单向驱动关系,正在被社会、政府、市场与高校之间更加错综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所取代。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复杂化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印度社会-市场-政府-高校四者之间关系的重构,市场轴线的作用逐渐减弱,政府主导高等教育宏观发展的角色增强,社会参与力量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展望印度2030年前的印度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可以把握以下主要变革趋势:持续深化利益相关者参与、消费者服务、竞争与绩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扩大高校自治权,同时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问责,规范市场力量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
其他文献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年轻人受新一代价值观的影响,在婚姻中追求自由、解放,导致离婚率高居不下。在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当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隐性教育也同样重要。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形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除了重视课堂内的理论教
<正>马光所著《温公诗话》中说:唐之中时,文章特盛其姓名堙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诸二诗,二人皆当时所不数,而后人擅持诗名者,岂能及之哉",予观《少
<正>一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74岁高龄、敏捷硬朗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
<正>(四)任何艺术种类都存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电影亦不例外。电影说到底就是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历来是艺术创作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形式应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钢筋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作为试验检测工作人员,把好钢筋质量关,不让劣
泰国除了是观光盛地、外劳输出大本营之外,你可能不知道,它的电影工业已悄悄窜起,现已跻身亚洲电影五强之一,亚洲影坛在“哈日”、“韩风”过后,下一个电影新势力,正指向泰国
期刊
近年来微气候热舒适度已成为公开健康关注的焦点,公众希望通过建筑规划设计来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从健康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微气候物理影响因素等成果进
吝啬鬼对正在上学的儿子说:“去告诉你老师.买世界地图的钱我们不交了.就说我们一家这辈子哪也不去。”
1991 ̄2993年调查了广东、海南两省8个县、市12种植点9种南药植物的寄生线虫,共鉴定出28属、42种,隶属于12科、18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