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3、133b及靶基因蛋白BCL-2、E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iR-143、133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R、bcl-2蛋白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组织及66例宫颈癌中 miR-143、133b的表达,分析miR-143在维、汉民族间的表达水平及miR-143、133b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3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7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及80例宫颈癌组织中ER和bcl-2蛋白,分析bcl-2和ER蛋白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miR-14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存在维、汉民族间的表达差异(P>0.05);miR-14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块直径大小相关,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宫旁浸润、FIGO分期,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与正常宫颈组比较,miR-133b在宫颈癌组表达明显增高,miR-133b表达与宫旁浸润相关,与宫颈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不相关。bcl-2在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为75.38%,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率逐渐增高(X2=27.715,P<0.01),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相关(X2=4.862,P=0.027),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500);ER在慢性宫颈炎组中阳性率为7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率逐渐降低(X2=24.266,P<0.01),与肿瘤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CINⅡ~Ⅲ组中ER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相关(r=0.506,P<0.01),其余组中无相关关系。  结论:miR-143的下调、miR-133b的上调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宫颈病变的进展中,ER和bcl-2表达呈相反趋势,在CINⅡ~Ⅲ组中有相关性,联合表达阳性可能是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维药行气那尼花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其
目的:比较改良Epley法与改良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能够更好的选择耳石复位法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按照Cochrane图书馆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