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Ezrin、E-钙粘素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及其L型(HelicobacterpyloriL-form,Hp-L)感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对肿瘤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及40例对应的切缘正常组织(对照组)中Ezrin蛋白及E-钙粘素蛋白的表达。(2)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新鲜胃癌组织30例,并同时检测其相应切缘的正常组织(对照组)中Ezrin和E-钙粘素mRNA的表达。(3)应用革兰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及40例对应的切缘正常组织(对照组)中Hp及Hp-L型的感染情况。结果:(1)Ezrin检测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中Ezrin蛋白的阳性率(66.25%,53/80)高于对照组(32.50%,13/40)(P<0.05),且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②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Ezrin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远端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且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2)E-钙粘素检测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中E-钙粘素的阳性率(31.25%,25/80)低于对照组(95.00%,38/40)(P<0.05),且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②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E-钙粘素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在远端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且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3)对Ezrin蛋白、E-钙粘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发现,Ezrin蛋白和E-钙粘素蛋白之间呈负相关(r=-0.374,P<0.05)。(4)Hp及Hp-L型的检测结果:①革兰染色:80例胃癌组织中L型阳性率为80.00%(64/80),仅有10例组织同时检出L型和Hp,Hp阳性率为12.50%(10/80)。免疫组化的Hp-L型阳性检出率为81.25%(65/80),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80例胃癌组织中Hp-L型阳性(即革兰染色L型检出阳性和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同时阳性)的病例数为56例,其阳性率为70.00%。40例对照组中有9例革兰染色同时检出Hp和L型,L型及Hp阳性率均为22.50%,与免疫组化Hp-L型阳性检出率40.00%(16/40)也具有一致性(P>0.05)。40例对照组织中Hp-L型阳性例数为9例,其阳性率为22.50%。胃癌组与对照组的Hp-L型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癌组中Hp-L型感染的阳性率仅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5)胃癌组中Hp-L型阳性组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80.36%,45/56)高于Hp-L型阴性组(33.33%,8/24)(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Hp-L型阳性和Ez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5)。(6)胃癌组织中Hp-L型阳性组的E-钙粘素表达阳性率(25.00%,14/56)明显低于Hp-L阴性组(79.17%,19/24),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发现,Hp-L阳性和E-钙粘素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0,P<0.05)。结论:(1)Ez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增高并且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其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胃癌中E-钙粘素的表达减低,导致了细胞之间的粘附力下降,从而促进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3)胃癌组织中Ezrin与E-钙粘素的表达呈负相关,可能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能力的参考判断指标。(4)Hp-L型在胃癌组织中的感染率增高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胃癌组Hp-L型感染与Ez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钙粘素的表达呈负相关,三者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