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州市火星圣母信仰有极强的地域性,火星圣母诞辰仪式的隆重程度已超越了当地每年正月的十五闹红火,在检索的相关文献中,仅有几篇文章涉及火星圣母庙,且多为简单化的表象描述,未见有深入分析的研究,火星圣母信仰无论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抑或学术研究方面都有很大欠缺。在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火星圣母信仰进行考察与研究。研究该信仰,一方面对其活动进行整理记录,为火星庙留下一份详尽的书面资料,也为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另一方面以其为个案研究,展现民间信仰在当代乡土社会中的发展现状,通过表象来探究支持民间信仰活动得以传承的内在情感因素。霍州的地理文化空间是孕育火星圣母信仰活动的基础;火星圣母传说是其生存的民俗环境;火星庙为火星圣母信仰提供一个物质环境;霍州民众对火星圣母的普遍信仰,为其提供了人文环境。各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火星圣母信仰的生态系统,是火星圣母信仰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在火星圣母信仰活动中,民间信仰与民间艺术活动以火星庙这一场景为中心相互借助,民间信仰活动为民间艺术提供了表演场所,民间艺术又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情感支撑,二者之间呈现良性的互动关系,场景、仪式、娱乐三者相结合,使得火星圣母信仰文化体系得以传承和发展。在信仰活动与艺术活动中都有心灵抚慰与情感宣泄的情感互动,当乡土社会中的不同个人因为同一信仰而凝聚为一个社群时,该社群向内教化个体,强化其社群内部的向心力,形成社群文化,向外以社群文化影响着周围的人,维护社会稳定。随着社群影响范围扩大,信仰节日逐渐变为民间节庆,信仰文化衍生成为该地区的民俗文化,并随着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影响着相邻地区,使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得以发展,反过来保护其信仰内核得到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