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系统在维持地球水循环、能量平衡、气候变化和生态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它提供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等功能。人口高速增长化及人类活动进一步扩张引起了全球多半数(60%以上)河道受城市影响程度加大(Nicola S.、Massimo R.,2003; Sear D A、Mewson M D,2003),出现了不同范围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水质污染、河道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上普遍的关注(Karr,1991;吴阿娜,2008)。上世纪80年代,欧洲和北美的国家先后开展了河流保护行动。在河流的资源开发利用性被关注以后,河流系统的重要生命载体作用收到广泛关注,河流管理的重点逐渐从河流的资源功能转向河流的生态功能。许多国家先后修改或出台有关法律,加强对河流环境的评估工作,而“河流健康”这一概念开始为人所熟知。河流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现状及价值均存在密切相关性,且对这两项的评估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未来的预测和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张家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面向河流健康的河网水系价值评估实证研究。简要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梳理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运用STATA11.0、JMP9.0、SPSS、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受访者对于河流健康的认知情况;使用选择试验模型法分析受访者对于河流健康价值的认知偏好及可能的异质性来源;探索受访者对于问卷属性的平均偏好;评估受访者对基本河流健康属性的支付意愿;评估不同情境下研究对象的补偿剩余等。得到以下结论:(1)对“河流健康”的概念受访者熟识度较高,且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在保护张家浜环境时,不应当单纯的从人本位出发,应当充分考虑非人类生物对该河的需求。曾到过张家浜河的277(83.9%)位受访者中大部分对张家浜河流现状的满意度呈非积极态度;受访者对于张家浜现状不满程度最高为水中水生生物量少;而张家浜河流提供的功能的重要性排序前三位为:排洪、调节、休闲娱乐;受访者与张家浜的关系密切;且绝大部分受访者经常使用公园的张家浜河段。(2)水质、河流中鱼类、河流中沉水植物、提供的娱乐设施这4类专项改善张家浜水环境的措施,只有水质改善方向的支持度(95.8%)优于整体全方位的改善措施(90.9%),另外三项的支持度依次下降为:河流中鱼类、河流中沉水植物和提供的娱乐设施。且对于这5类改善措施,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呈现先升后降在升的大体趋势。(3)支付金额、清澈的水质、较浑浊的水质、能够提供划船、钓鱼、游泳娱乐功能对受访者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且支付金额、较浑浊的水质为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受访者的社会经济信息会影响受访者的选择偏好,如性别、是否当地人与家庭收入。对于“水质”、“鱼类”、“沉水植物”和“娱乐功能”这四项指标,受访者对水质和娱乐功能的偏好趋势符合预期、鱼类指标则与预期相反、水中沉水植物的偏好趋势在RPLⅠ与RPLⅡ中不同;且这四项属性对于受访者影响大小排序在RPL Ⅰ与RPLⅡ两个模型中则不尽相同。(4)以RPL Ⅰ模型的参数评估结果为例,受访者对于张家浜鱼类从现状的分别变为最高和中间等级,每月每户愿意接受21.91元和1.99元。按照受访者愿意改善张家浜河流健康属性从现状改善到不同等级状态的每月每户支付金额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序为:改善水质到最优状态最多,为187.83元;其次是改善娱乐功能到最优状态的171.23元;然后是改善娱乐功能到中等等级的73.30元;随后是改善沉水植物到中等等级的62.69元;倒数第二位的是改善水质到中等等级的49.52元;最后是改善沉水植物到中等等级的39.52元。而按情景一的假设改善,受访者每月每户愿意支付399.85元,按情景二的假设改善,受访者每月每户愿意支付160.35元,按情景三的假设改善,受访者每月每户愿意支付281.51元。(5)不同参数构建的模型的解释度不同。同样Halton draws的模型,将受访者的社会经济信息引入模型有助于解释受访者的选择行为。不同Halton draws对模型的产生不同的影响。Halton draws为200的模型相较于Halton draws为100的模型的Log likelihood值更大。(6)为开展面向河流健康的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第一,逐步推进河流健康改善工作。可以将水质的进一步改善最为工作的先决部署。第二,加强宣传工作,把握改善工作度的度。开展改善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宣传改善措施的目的及根据。同时,在制定改善工作的最低标准时,应当将居民的平均偏好引入考量范围。第三,着重建设特殊的河段。可以考虑优先新建或重建部分公园,且在公园内配合提供多样化的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