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变化多样,但它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的运动都在细胞内得以实现,对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出发点。细胞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里,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正常生理条件和特殊的病理状态下,机体在细胞水平的表达上是不同的。因此,了解动、植物细胞内各种组分的种类、水平、变化,将有助于对动、植物细胞基本生理功能的理解。 动植物细胞受内源或外源性因素作用而产生大量活性氧、活性氮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的水平与生物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一方面,体内适当水平的自由基为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它们参与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及细胞生理功能调控;另一方面,当自由基在体内生成过多,因其高反应活性,则易引起许多病理性变化.此外,自由基在体内处于不断产生、瞬间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一定生理条件下自由基的互相转化会导致自由基失衡,进而引起机体损伤.伴随着自由基的生成与存在,生物体内也形成了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自由基清除、抗氧化防御系统,谷胱甘肽体系就是维持细胞内微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重要体系.谷胱甘肽通过清除生命体内的自由基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使细胞免遭氧化伤害。由于对细胞内自由基、清除剂的生成、转化机制、生理作用的研究还远未达到今天生命科学发展所要求的精细和精确,很多机制的探讨仍缺乏细胞、亚细胞水平上自由基产生、变化与自由基的清除防御、损伤之间的基本关系探索.造成对细胞氧化胁迫深层次研究难以开展的原因是缺少对细胞内自由基及谷胱甘肽等调控氧化还原态的活性小分子物种的有效分析方法。本研究以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作为平台,选择肝癌(HepG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同时识别和检测细胞内多组份活性物质(自由基、谷胱甘肽)的新方法。本研究为在细胞内、分子水平上研究动、植物氧化胁迫提供了新策略与新方法,对自由基细胞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