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农村老人占比全国老年人口比例还在不断增长。伴随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老人的子女大多远离故土外出打拼,亲情的距离和空间不断扩大,缺少对于老人的照料;其次,子女通过教育、务工等形式步入了城市养成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方式和节奏,会与父辈产生“代沟”,分歧乃至矛盾进一步加大;最后,农村社会分层的“硬指标”越来越单一,“面子”和“金钱”成为当下农村社会的主要竞争对象。这些因素的叠加让传统家庭观念和乡村习俗的传承面临危机,例如对待“孝道”就出现了新的“解读”和“实践”,“活着不给一碗饭,死了宴席摆一院”成为了当前不少偏远山区儿女对待父母的现状,逐渐形成了“薄养厚葬”的观念。值此研究背景,本文出“薄养厚葬观念传播扩散研究”这一论题,希冀通过时间维度梳理“薄养厚葬”观念传播路径,透视出此观念传播、扩散、践行背后的深层次话语权利的变迁。为此,本文运用民族志方法展开调查,通过“见证者”回忆,展开一场“历史的叙述”,通过时间维度梳理“薄养厚葬”观念传播的历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分析前期史料,对“薄养厚葬”观念传播、扩散背后的话语权力进行解剖。文章通过六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是绪论,重点介绍了调研地的基本概况、相关文献综述、研究背景和方法;第一章以S村1951年土地改革为时间节点,分析“薄养厚葬”观念的延续与变化,以及这一时期口语传播对“失范”的规训过程;第二章从S村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后展开论述,剖释传播断裂期“薄养厚葬”观念的确认、固化特征;第三章重点分析了S村2006年城镇化后“薄养厚葬”观念的践行特征,以及社交媒体时代到来“乡村媒介空间”集体狂欢下的话语权解构与结构过程;第四章对于“薄养厚葬”观念传播、扩散、流变背后的话语权力进行深;最后是讨论与结论,主要是对“薄养厚葬”观念传播扩散背后的话语权力争夺进行反思,并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最后,本研究认为:“薄养厚葬”观念的传播扩散折射出农村社会话语权力的巨大变迁,传统宗族、老者、村干部的话语权力不断被分散,年轻村民组成的新的社会结群不断解构原始乡村的“声音”从而结构起自身话语权力,他们不断利用仪式传播展现自身的社会分层,升自身的话语权力,作为乡村基层管理者的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传播也陷入困顿。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当下农村社会“薄养厚葬”观念的传播扩散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