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就树鼩的人工繁育,诱发发情,超数排卵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以及胚胎体外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1)探讨了人工繁育树鼩的可行性。结果发现,15对成年树鼩一年内共产仔32窝99只,每只母树鼩年平均产仔2.1窝,平均窝产仔数3.1只,总成活率为59.6%;仔树鼩3月龄左右性成熟,4月龄出现交配行为,6月龄的雌性树鼩开始第一次分娩。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树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2)用氯前列烯醇对雌性树鼩进行了诱发发情试验。结果发现,一次注射氯前列烯醇10μg或20μg,间隔10~12d两次注射氯前列烯醇10μg或20μg的发情率分别为100%,77.8%,100%和87.5%,情期受胎率分别为75.0%,55.6%,83.3%和62.5%。处理组平均受胎率(67.7%)极显著高于未处理组(16.9%,P<0.01)。由此表明,氯前列烯醇能有效诱发树鼩的发情,提高其繁殖率。 (3)对树鼩超数排卵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摸索。结果发现,用40~60IU的PMSG和20~30IU的hCG超排处理树鼩可取得较好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数达25.6±3.0枚。 (4)对树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进行了尝试。发现卵母细胞在TCM199+0.1μg FSH+5%OCS成熟培养的成熟率为56.1%,显著高于人用成熟培养液(17.6%,P<0.05)。体外受精后采用体细胞共培养的分裂率和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8.5%和8.6%,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系统(9.6%和0,P<0.05)。结果表明,树鼩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后,能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