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回顾了亲水铝箔的发展情况,对水性环氧的发展进行了总结。通过各种水性环氧乳液制备技术的比较,确定了本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即以化学改性为基础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带有羧基的支链,用中和剂将羧基中和,将合成的树脂用水分散成环氧乳液。
用FT-IR、SEM、TEM等现代表征技术和相关标准中的测试方法为对合成的水性环氧乳液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在分析表征结果和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环氧树脂型号、接枝单体组成、聚合引发剂及中和剂类型,反应中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乳液粒子的粒径,乳液黏度、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平均分子质量高的环氧树脂E-06和E-03,接枝单体中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比例为43.7%,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为中和剂,聚合反应温度为115℃,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水性环氧乳液具有较低的使用黏度,涂-4黏度计测定为13s~14.5s,乳液的储存稳定期长达6个月。
乳液涂覆后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涂层是本课题的首要目标,文中介绍了铝箔的预处理工艺和涂层涂覆的工艺流程,以标准YS/T95.2-2001中的技术指标为依据,对涂层进行了性能考评,结果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碱性、耐盐雾、涂层结合性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另外,涂层与亲水层的结合性的优劣是影响亲水铝箔整体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我们考评的一个方面,考评结果显示:涂层能够很好的与亲水层结合,亲水层在测试过程中无溶膜、无涂层剥落。
将实验室小试样品转化为工业化产品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但是实验室研究同工业化生产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文中对单组分水性环氧乳液的工业化放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工业反应器及搅拌器的选择。对制备的工业产品进行了考评,结果显示:工业产品在性能上同小试样品吻合,在使用黏度方面优于小试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