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西红拳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红拳是一种拳种,更是一种民族文化载体。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面临的保护与传承问题,陕西红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子同样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笔者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着手,详细地论述了陕西红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以及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传统武术、陕西红拳面临的困境,以及陕西红拳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论述:第一,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第二,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以及精神价值;第四,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武术目前的境遇以及发展中的困惑。第一,传统武术濒临失传;第二,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封闭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第三,传统武术已面临着竞技化的道路。再次,文章阐述了陕西红拳的历史渊源、技术特点、文化价值等等,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陕西红拳所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困境。第一,陕西红拳的文化空间面临挤压;第二,陕西红拳的保护问题;第三,陕西红拳的传承模式。最后笔者对陕西红拳的出路做了重点阐述,首先应该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去,充分挖掘陕西红拳的文化价值,在陕西红拳传承人的保护以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积极争取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对陕西红拳的保护中,笔者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因为只有做到先保护好才能谈到其发展,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另外,陕西红拳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中,对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陕西红拳、陕西文化乃至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继承和弘扬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陕西红拳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研究,则是一项跨学科交叉性研究。但愿本文能为当前陕西红拳乃至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为陕西红拳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2006年高考生物学试题共有11套,其中单科试题3套即上海、广东、江苏卷,理科综合试题6套即全国2套、北京、天津、重庆、四川,大综合试题2套即上海、广东卷。这些试卷中生物学试题
<正>新时代,新慈善,新担当。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作为慈善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同年9月,该法正式
在立地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生长年龄相同条件下的抗寒矮化砧木对金红苹果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基砧相比,金红叶片增厚21.0~36.5 μm,栅海比明显提高,比叶重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系统做了一个总体概括和介绍。将整个股票信息系统分解为券商信息系统、交易撮合系统、盘后结算系统以及行情分析和信息发布等四个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各
朱爱丽,吴伯福,武江.火成岩的测井评价——大港油田枣北地区应用实例.测井技术,1997,21(5):345~350以大港油田枣北地区沙三段为例,说明如何根据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识别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并利用测井相
长期以来,人类理性被视为物种进化的巨大成就,理性被作为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用理性假设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但在20世纪50年代之
唐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殿试是唐代科举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唐代科举论述很多,但对唐代殿试的研究较少关注。有关唐代殿试的研究散见于一些论著中,尚未形
静压轴承因具有运动精度高、速度范围宽、承载能力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使用。现已普遍应用于高精度、高效率、大型机床和许多精密仪器以及机械
本文从日常语言中常见的“V上”“V下”表义趋同的现象出发,提出了与动词后的“上”“下”相关的三个问题:(1)动词后的“上”和“下”为何会出现趋同义项?(2)在真实语境中“V
“藏富于民”的富民思想是我国经济思想史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国家与人民之间物质财富分配关系中主张藏富于民的一种经济思想。富民思想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所推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