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对物流业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地位体现在其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降低我国经济运行的成本,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经济发展能带动、牵引和辐射整个华东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所以研究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效率以及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产业结构关联分析探索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长三角地区物流效率与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综合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其中最重要的纯技术效率指标却较低,有待改善。这一结论为今后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分六个部分,前两章主要探讨了物流理论、物流效率等相关参考文献,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及科学成果。第三章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第四章通过计量方法对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两方面的分析,一方面从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考察,另一方面从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效率现状,由于DEA方法是一种比较分析的方法,所以本文通过三阶段DEA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地区物流效率进行测量,来揭示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是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提出意见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计量检验,探讨了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长三角地区人均GDP与物流业生产总值、物流网络里程、货物周转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发现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扩大物流市场规模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较强。2、通过物流业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的结果进一步验证第二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较强,发现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强。并且根据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得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其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体现了物流业发展的主动性,优先发展物流业可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根据三阶段DEA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物流效率的分析发现,在长三角地区综合物流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结论的基础上,其中最重要的纯技术效率指标却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在全国八大区域中处于中下位置,反映出长三角物流水平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4、针对本文得出的长三角地区纯技术效率不高的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处于“分工效率”三阶段理论中的第二阶段,规模经济角度解释的分工问题。长三角地区较高的物流需求使得企业很好的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以至于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欠缺发展。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应通过扩大长三角地区的规模并同时提高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加快物流业现代化的进程来大力发展长三角物流业,以此来推动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