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基础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不能仅仅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实体存在,而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之中。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创造的历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物理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索、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才是把握了物理教学的灵魂,将物理学的学习过程视为一种探索、研究的过程才是抓住了物理教学的核心。研究性学习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所谓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物理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物理实验等手段自主发现物理现象,主动探索物理规律,创造性地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文拟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对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然而本文的探讨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更深入的探讨则有待于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