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低碳贸易政策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引起各国广泛关注和重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自由贸易造成的污染转移。本文旨在定量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给我国带来的环境影响,为我国贸易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运用修正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2002、2005、2007及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由2002年的10.99亿吨增加至2007年29.13亿吨,后略有下降,到2010年为27.08亿吨;进口隐含碳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2002年4.87亿吨升至2010年11.51亿吨。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远高于进口隐含碳排放量,我国一直处于隐含碳净出口国地位。同时通过分析两种不同负责制下我国的碳排放责任,我们发现在现行“生产负责制”下,因贸易活动的存在造成我国替别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碳排放责任。进一步行业分析我们得出,像化学工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工业部门在我国出口隐含碳中占据主要地位,我国进口贸易中高碳排放行业占进口贸易额比重较高,但其进口规模相较于出口规模较小,同时由于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我国贸易中多数行业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我国在贸易中仍处于环境不利地位,我国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测算出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LMDI指数分析法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进出口隐含碳量也会呈现增长趋势;而强度效应则是抑制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改善所减少的隐含碳排放并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的影响;结构效应对进出口隐含碳的作用都是正向的,其影响力度远小于规模效应和强度效应,我国进出口结构并未在贸易中发挥减排的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我国实行低碳贸易的政策建议,包括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加强国际谈判、争取国际合作等方面,引导我国对外贸易向低碳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发电行业风管流量测量的特点,结合多点多重文丘里在发电项目上的应用,对多点多重文丘里的特点、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安装、使用维护及选型进行了总结,为相似场合流量测
贫困作为“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之一,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共同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关于贫
近年来汉语热潮席卷全球,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事业有了新的面貌。近十年来,柬埔寨政府支持和关心华校的发展,并给予宽松的政策,柬华理事总会也努力推广和改进华文教育,华语在柬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公共财政支出时必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必须要加大财政支出向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倾斜。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支出依然以促进经
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在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后,为国内当前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使越来越多的文学评论家调整视角关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本文分析《大地》中女性主义叙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