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出“以人为本”,并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主要思考人的存在问题:人的存在是什么?人为什么存在?人应当如何存在?教学如何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教学如何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作为我国教育教学史上独特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能够适应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论述。本文力图从理论上探讨这一问题,从人的现实存在、人的应然追求、教学要超越人的现实规定性,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思想,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相关研究综述,并明确了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阐述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内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的不同层面的理论支持。第二章从三个方面挖掘了当代因材施教思想的内涵。指出人的实然和应然存在是因材施教的本体论基础和价值论规定,分析了因材施教对人的现实存在和教学价值的思考。探究了因材施教不仅要适应人的存在,还要超越人的现实规定性,才能真正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材施教的认识论本质。第三章主要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典型形态。第四章是对当代因材施教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审视。第五章是从理论上探讨当代因材施教思想主张应如何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指出通过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首先是要建构学生主体,这是发展的内因;其次,要深刻认识发展问题,发展不是使学生完成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学生作为人的质的变化,因此教学要基于并超越人的现实规定性;最后,教学要使学生具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不是到达某一个阶段的停留和完成,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追求的过程,个性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就是人最终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