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百合》中的身份问题与伦理困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ck,1932-200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描绘了当代美国人所普遍面临的困境:科技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精神的困扰与信仰的缺失。于是,在痛苦的处境中,人们对自我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否认、探索和迷失。《圣洁百合》(In The Beauty of the Lilies,1996)可以看作是厄普代克的另一个四部曲——“威尔莫特家族四部曲”。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威尔莫特家族的兴衰沉浮,展现了二十世纪美国转型时期道德堕落、伦理失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社会伦理变迁的深刻关怀。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进行解读,主要围绕人物的身份问题展开,尤其是他们在建构自我身份中的困惑与迷失,分析由身份问题引起的精神困境、生存困境和道德困境,进而探讨小说的伦理价值与内涵。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梳理国内外厄普代克作品的整体研究现状和《圣洁百合》这一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说明论文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围绕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论述四代主人公所面临的身份问题。对于威尔莫特家族这样传统的美国家庭来说,“上帝”是他们的精神依靠。然而,由于受到无神论思想,第一代人克拉伦斯对基督徒和牧师的伦理身份产生了质疑。由此,威尔莫特家族走上了对自我身份否认、背叛、追寻与探索的道路。第二章分析身份问题所造成的伦理困境,即主人公在自我身份建构中所遭遇的各种矛盾与斗争。内容上分为三节,包括个人孤独的心灵体验、疏离而冷漠的家庭关系,以及扭曲与失衡的社会价值认同三个方面。第三章分析四代人在伦理困境之下的伦理选择,并探讨最后一代人舍生取义选择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深化,进一步对作品的伦理意义进行阐释。
其他文献
红色文化是我国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蕴藏了我国人民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思想
以文化的功能论视角来分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会发现非宗教与非国家意识、司法伦理的人性情理因素以及静的法律秩序等本土文化根源促进了刑事和解在个人利益(减少刑事处罚和增加
企业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效益和生存能力,而媒体就是企业口碑和形象的塑造者.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媒体美誉全球,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带来巨大的无形财
商业银行收益结构转型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一环。文章应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构建超越对数产出距离函数,对我国12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
对高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投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充分挖掘学校后勤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开发、共建实体等共建工程实训基地的措施,并总结实训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提
《再别康桥》中的人物性格刻画,既没有耍弄技巧,也没有故作高深,更没有拒绝简单和传统,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小剧场歌剧。通过对表现陆小曼这个女主角的音乐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这位
本文从班级管理的障碍因素出发,在总结思考以往班级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优化班级管理,探索班级管理的新途径,明确了班级目标管理中的宏观和微观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班
恩师费孝通先生发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一文距今刚好30周年。就在几天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主办了这一纪念会议。在会上我提到,费孝通先生
报纸
目的:调查我维和部队官兵的疾病构成,从而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军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1周轮换。就诊官兵均按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诊断并实时登记。结果:感染性疾病、皮肤病、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单药和放疗用于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患者均为50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