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图式化”术语近年来频繁的出现在艺术批评中,“图式化”的艺术创作也变成了一种趋势的这一现象出发,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八五年以后到现在的当代版画艺术界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图式化趋势在当代版画作品中的广泛呈现,深入分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媒体艺术发展迅猛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社会转型对当代版画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挖掘“图式化”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并思考和反省当代中国版画创作中“图式化”现象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为版画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在改革开放之初,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形势下创作了大量振奋人心的传统版画作品,作品内容气势宏大,是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而“85学潮”后,随着艺术家思想的解放和多元文化的渗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倾向于运用理性的、观念的、关注个人独特视角的方式在创作中来探寻自己的个人图式语言。这种艺术创作的差异和变化,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图式化”现象。文章以当代版画创作的图式化倾向作为切入点,从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章梳理“图式化”现象在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增多这一现象。第二章概括在当代版画创作中对传统图式的改造、西方文化对艺术家思想的冲击以及艺术家形成个性图式风格的具体呈现。第三章具体阐述了八十年代后的三次社会转型对当代版画图式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技文化对当代版画产生的影响,很多艺术家把追求个性图式放在了首位,以此寻找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图式语言。本章从三种不同版画创作者的代表作品着手对第二章的现象加以深入分析,探讨当代版画图式化呈现方式是如何,艺术家创造个人图式的理性因素是什么。第四章对“图式化”现象进行反思,对图式化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我们也不容小觑。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个性图式是艺术家们不断研究探索的结果,也是时代的产物。在“图式化”变成一种趋势的当代艺术界,在个性图式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成功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创作不能为了图式而图式,避免绕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而画家自身的文化心理、智能结构这些理性因素才是一个创作者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