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期竖向时变特性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和差异变形问题非常突出,考虑施工变形的调整就必须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变形进行准确的计算。超高层建筑中钢构件一般弹性模量不变化,只有荷载下弹性变形,其竖向变形容易计算。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构件的竖向变形计算非常复杂,不同龄期加载弹性变形不同,而且混凝土还会产生收缩徐变变形。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加大了混凝土结构竖向变形计算的复杂性。 本文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为依托,主要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室内试验、结构竖向变形的现场监测和结构竖向变形的理论分析等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竖向时变特性进行了研究。 室内试验表明,采用既有普通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预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存在偏差,低估了收缩,高估了徐变。本文按照ACI209委员会的建议将收缩徐变的数学表达式定义成双曲-幂函数表达式,通过试验数据回归确定了相关参数,建立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模型,考虑了钢筋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现场监测中,进行了超高层建筑的竖向变形监测的传感器选型、测点布设、数据采集与通讯和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施工期竖向变形的监测,获得了宝贵的超高层监测数据。 理论分析方面,提出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的宏观模量法,采用宏观模量法分析配筋混凝土的收缩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提出超高层建筑竖向变形计算的施工后变形和施工前变形方法,采用室内试验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变模型进行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竖向变形的计算,对超高层竖向变形调整的施工平差和预抛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巨型柱和核型筒之间的差异变形。超高层竖向变形理论分析的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随着高性能材料在桥梁结构上的广泛使用,桥梁的跨越能力也越来越强,就钢筋混凝土拱桥而言,目前的最大跨径为445m,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一跨径将会再次被超越。拱桥设计及计算理
随着对现代结构计算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大型复杂结构中的箱梁进行内力计算时采用传统的刚周边假定已不能准确计算箱梁结构的内力。与传统梁相比薄壁钢箱梁必须考虑截面畸变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的提出,使弹塑性分析地震反应方法得到地震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弹塑性分析方法分为静力弹塑性方法(即Push-over分析方法)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两种方法各
采用基础隔震技术是工程结构防震减灾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通过减小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而有效的保护上部结构及其内部设施在强震中的安全
随着基于动力学的损伤诊断在理论与应用上的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损伤诊断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的难题。本文着重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些探索
冻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其力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冻土的温度及含水量。对于高温-高含冰量冻土,温度的微小波动会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工程活
学位
本文在柱坐标系下对饱和成层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与桩及板等基础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首先,对饱和成层均匀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非轴对称Biot固结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是加固软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对其加固机理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机理、其有效
我国公路中小跨径桥梁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多梁式梁桥,其承载力的鉴定问题一直为工程界关心。桥梁是整个公路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不可能仅仅为进行破坏性试验研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斜拉桥跨度的不断增大,当斜拉索跨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为减少自重和提高跨越能力,其主梁一般采用钢桁梁或钢箱梁形式,无应力构形控制法主要就是针对钢斜